汉代的《庄子》研究(二)

司马迁司马迁《史记》中有一篇《老子韩非列传》,实际是老子、庄子、申不害、韩非四位思想家合传。其中,《庄子列传》是庄子身后第一篇比较系统的庄子传,反映了司马迁对庄子的研究成果。它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对庄子思想作了一个扼要判断,一是指出了庄子的学术渊源。《庄子列传》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义》、《盗跖》、《?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要亦归之自然”,是《庄子》思想核心。“归于老子之言……明老子之术”是说庄子思想来自老子,是老子思想的发展。《淮南子》只是“老庄”联称,司马迁则进一步具体指出,庄出于老,“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这是对庄子思想渊源,对庄子、老子关系的第一次明确论断。在《庄子》学发展中,司马迁这一论断,是重要里程碑之一。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崇尚道家的学者,司马迁的庄子研究想必受到过司马谈的影响,和《淮南子》也当有一些关系。《汉书·淮南王传》说,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撰著《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汉武帝时,“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内书》,即《淮南子》。“爱秘之”,则是不予公开流传,而收藏于皇家石室金匮之中。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司马迁为太史令后,曾“?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由此推断,司马迁当读过《淮南子》。若是这样的话,则司马迁关于庄子思想“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的论断,以庄子与老子合传的构思,可能都受到过《淮南子》“老庄”联称的启发,是对《淮南子》研究成果的一次重大推进。

<<:  汉代的《庄子》研究(三)

>>:  汉代的《庄子》研究(一)

第六届世界庄严宗亲恳亲会视频回顾【含宗亲文化介绍】

第六届世界庄严宗亲恳亲大会(2011官方综合版本) 通过本视频可以了解庄严宗亲渊源,让您更多的认识...

庄宏泉庄汇泉入选“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

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草原上,有一对孪生兄弟从小就患了同样的病,弟弟丧失了行走能力,从小学到大学,哥哥...

庄严宗亲港恳亲会圆满结束

  ■香港庄严宗亲总会迎宾会上,宗亲首脑高歌庆祝。  在维港湾畔举办、为期3天的第5届世界庄严宗亲...

台湾庄严宗亲总会5月19日青阳谒祖

“虽然相互不认识,但一听到本地口音,说是庄氏,就像一家人一样。”昨日,台湾庄严宗亲总会总会长庄崇意...

严嵩后代隐居栖霞小山村

严嵩是江西人,政治生涯的重要阶段在明代的首都北京展开。但记者了解到,南京市栖霞区有一个叫做闫家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