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庄子》研究(二)

司马迁司马迁《史记》中有一篇《老子韩非列传》,实际是老子、庄子、申不害、韩非四位思想家合传。其中,《庄子列传》是庄子身后第一篇比较系统的庄子传,反映了司马迁对庄子的研究成果。它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对庄子思想作了一个扼要判断,一是指出了庄子的学术渊源。《庄子列传》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义》、《盗跖》、《?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要亦归之自然”,是《庄子》思想核心。“归于老子之言……明老子之术”是说庄子思想来自老子,是老子思想的发展。《淮南子》只是“老庄”联称,司马迁则进一步具体指出,庄出于老,“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这是对庄子思想渊源,对庄子、老子关系的第一次明确论断。在《庄子》学发展中,司马迁这一论断,是重要里程碑之一。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崇尚道家的学者,司马迁的庄子研究想必受到过司马谈的影响,和《淮南子》也当有一些关系。《汉书·淮南王传》说,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撰著《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汉武帝时,“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内书》,即《淮南子》。“爱秘之”,则是不予公开流传,而收藏于皇家石室金匮之中。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司马迁为太史令后,曾“?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由此推断,司马迁当读过《淮南子》。若是这样的话,则司马迁关于庄子思想“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的论断,以庄子与老子合传的构思,可能都受到过《淮南子》“老庄”联称的启发,是对《淮南子》研究成果的一次重大推进。

<<:  汉代的《庄子》研究(三)

>>:  汉代的《庄子》研究(一)

菲律宾庄永泉理事长宴请洛阳高凌芝副市长力促加强双边经贸合作

本会庄永泉理事长于二零一一年八月十六日下午七时,假世纪海鲜酒家设丰盛欢送晚宴,热情款待由河南省洛阳...

湖北江陵族谱序言一则

(此文载于湖北省江陵严氏族谱,原文无标点) 余楚中客籍多土户少予江陵尤甚邀十人而询厥祖某江左某江右...

紫金县庄严宗亲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公告

2008年12月26日 (代表名单由鹧鸪塘、塘面、柏埔宗亲理事会推荐,排名不分先后) 代表姓名 现...

台灣宗親正式向內政部申請籌組「台灣莊嚴宗親總會」

台灣宗親正式向內政部申請籌組「台灣莊嚴宗親總會」 台灣宗親倡議籌組總會已經一段時間,因逢法令對團體...

《庄子》中的经学

  如果要问:“儒家经典是如何形成的?”远的不说,仅仅扫描一下近代的经学书目,无论是皮锡瑞的《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