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道家的心理学思想

   老庄道家的心理学思想 老庄道家是整个中国哲学史上最玄的思想理论体系之一,强调“道”、“无”。老子认为,世界本源是“无”,所以在学习理论上,老子认为认识事物不必到客观现实中去,知识不是从实践中来的。老子认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你越是深入到实际中去,获得的知识就越少。老子主张“塞其兑(耳目口鼻),闭其门”,认识万物的本源。老子认为万物和人都一样,要将一切“玄同”,即是去掉一切事物的特殊性,达到“一”,这样万物都为我所认识了。实际上,老子甚至否定知识的必要性,认为知识的增加,欲望也随之增加,有违求“道”,主张“绝圣弃智”,“绝学无忧”。庄子将老子的这种学习理论加以发展,在庄子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而之所以不同完全是人的主观认为的不同,他认为认识没有对错,完全没有是非标准,所以庄子完全否认认识的可能和必要。他在《养生主》中说:“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即是说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必然失败的。他主张根本取消认识,以求“道”。

    另外,庄子消极厌世,他的人生观可以用“逍遥游”来概括。庄子在《逍遥游》中幻想出各种神奇的事物,如大鹏,列子御风,来说明庄子向往不受束缚,自由自在地在宇宙中遨游。庄子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一是受外界物质条件地束缚,二是受自身肉体地束缚,即是庄子所说地“有待”、“有己”。庄子认为要达到真正地自由,要“无待”和“无己”。“无待”即是要摆脱一切外界条件地限制,“无己”即是要摆脱主观条件的束缚,就是对生不感到特别喜欢,对死不感到特别厌恶,自然而生,自然而死,一切听其自然,不计较个人得失。庄子认为要达到这种境界,其办法就是“坐忘”,就是彻底忘掉一切,“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不仅要忘掉外界的物质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观、形体、知觉,与万物混为一体。这样才能做到“无待”、“无己”,达到真正的自由。

<<:  王绍璠:《庄子》心解,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  《庄子》从古本到今本的演变

庄树发书记率普宁市果陇乡庄氏族亲团访泰联谊

图(一)泰华著名侨领庄汉忠主席设宴热情招待中国普宁果陇乡党委书记庄树发,乡长庄汉深一行,与首长陈金...

庄则栋书法展邀请函

邀 请 函 诚邀各地庄严宗亲会派遣代表参加2011年5月29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祖国在我心中...

严修旧事数则

   活到老 学到老  祖父幼聪颖,喜读书。科举考试前,曾勤读经史,习诗词。22岁 (1882年)...

庄氏庄园出土始祖墓碑

庄氏庄园出土始祖墓碑在地下沉睡半个多世纪的始祖墓碑于近日在庄氏庄园出土,碑文如下(竖排、繁体): ...

庄子现代版:怎样才能活得自由自在?(下)

 五 尧让天下,许由不受   尧帝是古时的好帝王,在位多年,政治清明,天下安定。他虽然是帝王,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