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文化

严嵩死于党争

 嘉靖四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晚上,皇帝居住的西苑永寿宫忽然起了大火。大明的宫殿经常莫名其妙地起火灾,但这次失火的原因却很清楚,是因为嘉靖皇帝酒后跟宫姬在貂帐里玩烟火,火势蔓延开去,把永寿宫烧个一干二净。皇帝暂时搬到了玉熙殿,见那里又狭窄又潮湿,很不满意,便宣召内阁首辅严嵩和次辅徐阶询问怎么办。严嵩坐着肩舆进了禁苑,这是他八十岁那年,皇帝给他的特赏。这一年,严嵩已经八十二岁了,居相位也已近二十年,皇

严嵩简介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明朝江西分宜人。他粗眉毛,大声音,脚长体高,又削瘦,像只两脚规。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出生在分宜介溪一个寒士之家,他父亲严准是个穷秀才,在乡里课蒙童。   严嵩幼时聪慧,加上他父亲对他的学业格外关心,八岁时就书史成诵,能为文,属对有奇语.据《严氏族谱》,嵩读私塾时,曾与其老师及叔父对联语有曰:“手抱屋柱团团转,脚踏云梯步步高”;“一湾秀水足陶情,流珠溅玉四顾好山皆入望

严嵩进京记(之一)---丹江亭饯行

严嵩进京记(之一) ---丹江亭饯行 严嵩家在江西分宜县(与宜春市毗邻,1984年始为新余市管辖),与北京有几千里之遥,当今交通发达,飞机两小时、直达列车11个多小时就可抵京,而严嵩他们那时可苦了,水陆兼程的跑加急驿道,都少不了1个月,如果拖儿带小的,就要3个多月了。从今天开始,俺就给大家说说他第一次返京的惊险历程吧。 公元1516年春,时年37岁的严嵩已在家丁忧、养病、闲居了8年,朝廷要求其奉

严嵩这一家子---严世蕃的绝技

严世蕃(1513-1565),乳名应钤,字德球,号东楼。严世蕃长得短颈肥白,是个大胖子,与其父“瘦削长身”的外貌正好相反,估计遗传了他母亲的肥白基因。 严世蕃19岁(嘉靖10年)时因父亲礼部侍郎三年考满,恩荫进国子监读书,毕业后选授为左军都督府都事、后军都督府经历,后又升为顺天府治中(即北京地区地方部)。31岁(嘉靖22年)荫官升任尚宝司少卿,支正五品俸禄。33岁(嘉靖24年)升任太常寺少卿,仍

严嵩这一家子---严嵩与高祖严孟衡

严孟衡(1385-1446),字平庵,亦字衡中,乃严嵩高祖也。明朝永乐九年中举,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中进士,是严嵩故里介桥村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进士,最高做了四川右布政使(从二品,大概相当与现在的省级领导)。严孟衡外表高大魁梧(严嵩的个头估计遗传了他的高祖呵),一生勤奋俭朴,公正廉明,积蓄少得可怜。做官30年多年,因为有个每餐只吃青菜的习惯(严嵩喜吃素淡酱菜与高祖老爷子也是有关的),人们又

严嵩曾孙严云从高中武进士

严云从是严嵩的曾孙,是严世蕃第二个儿子严绍庭的二子,字伯龙。明万历16年(公元1599年)七月二十日出生,清初顺治帝(顺治十三年)作《表忠录》褒杨继盛之忠、斥严嵩之奸的第二年,即公元1657年二月二十九日就怨憾而逝,享年59岁。 严云从是严嵩后裔中较为显贵的一个,也是分宜县在科举史上唯一中选的一位武进士,是当时任职较高的一位官员,同时还是分析严嵩被树为奸臣演变时段的关键人物。 严云从的父亲叫严绍

严嵩姐弟及家族

严嵩姊妹四人,大姐嫁于官宦人家罗忠, 罗忠曾为湘贵边境的沅州(今湖南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同知.二姐嫁的是普通人家李火高。弟弟严岳(1483?--1535)为县学正规毕业生(邑庠生),字维正,号五山秀才。严岳子女比严嵩还少,只有一棵独苗,儿子严世芳(1515--?)为府庠生,即袁州府学里毕业生,可惜没有留下一个子女。 严嵩的兄弟子侄情谊很深,常常督促弟弟、侄子刻苦求学,争取早日金榜题名。严嵩归隐

严世蕃妻妾子女如云?

关于严世蕃(本文先从家庭成员的角度叙说,后面杏子还将单列成文写严世蕃),很多野史戏说里讲他有26个小老婆,挟客弄妓无所不能。严世蕃妻妾子女果真如云吗? 其实,严世蕃只有一妻五妾。他的首任夫人娶的是门当户对的南昌版湖人熊家之女。这位熊夫人(1513---1544年)与严世蕃同年,还比他大月份,根据《介桥严氏家谱》的记载,熊夫人31岁就突然去世,杏子查证推测,熊夫人的英年早逝可能跟生育有关。严世蕃及

此"严嵩"非彼"严嵩" 与"明朝那些事儿"无关

 此“严嵩”非彼“严嵩”   梵了   5月19日五色土刊登的题为《〈魏书〉怎么写了明朝事儿》的文章,引用《魏书·乐志》中“严嵩父子,心赏清浊,是则为难”一段话,认为“严嵩父子”是指明朝的严嵩、严世蕃父子,并解释说:“像明朝奸臣严嵩世蕃父子那样卑微的小人,是不会领略到音乐真髓的”,由此大胆质疑:“《魏书》写了明朝事儿!”称为“二十五史上一桩离奇的公案”。实际上史书并未误记,而是该文作者误读了史文

严嵩、徐阶比较研究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著名历史人物,在传统的史书中,这些人物大致被分成好坏两类:皇帝被分成英主与昏君,大臣被分成忠良与奸邪。这种对待历史人物的“二分法”,很难全面、公正评价历史人物。事实上,在多数场合下,历史人物好坏、忠奸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纵横交错,纠合在一起,难解难分。在这方面,明朝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徐阶就是很好的例子。 严嵩,字惟中,江西分宜人,是列入《明史·奸臣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