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与道家养生学 (上)

庄周是战国时的文学家、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重要继承人,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从这点上说,庄子是功不可没的。《庄子》一书思想博大精深,文字雄奇,既是重要的哲学名著,又堪称不可多得的文学范本。明代张良珂有一首《在周墓怀古》诗,高度评价了在子之为人及其重要的学术贡献:“读罢南华锦绣文,焚书肃拜在周坟。贤愚自古皆归土,谁似先生百世闻。”以下主要阐述庄周在继承与发展道家养生(气功)学方面的一些重要成就。
  
  一、与老子一样,在于提出了人的精神可以不依赖外物而获得充分的、“绝对”的、自由的主张。
  
  老子曾把这一思想在《道德经》中用“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这八个字概括。庄子则更进一步,他大力鼓吹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并提出获得这种自由的方法。这在其名篇《逍遥游》一文中看得最为分明。文中说像鲲鹏这样的大鸟,活动范围如此宽广,声威如此巨大,也只能局限于有限宇宙的狭小区域内,而且还要以“羊角”飓风作为凭藉,更何况绸、学鸠、斥鹤这类小虫小鸟了,它们的飞舞都称不上是“逍遥游”。文中还作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著名结论,意思是说精神与万化冥合,心同于宇宙,这样宇宙有多大,我就有多大,宇宙有多小,我也会有多小,这才能够做到“逍遥游”。

  在《秋水》这篇文章中又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的话语来完善这一思想。每听人说气功修炼在于修炼境界,“境界大,世界小”,可见庄子为我们描绘出了多么洪阔无边的精神境界!如果境界不开阔,执着于一人、一事、一时、一地,荣辱得失耿耿于怀,纵使严加修持,也会不见起色,并且无助于养生。“超越于得失之外”,以及“有容乃大”。读《庄子》,特别是读《逍遥游》,我们会更深切地体悟到这种人生哲理。
  
  二、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庄子更明确地提出道家“入世”的思想与法则。
  
  我们熟悉中学课本中入选的庄子《庖丁解牛》这篇著名散文,其中出现的“游刃有余”一词已作为成语被长久地保留下来。一般说来,道家是主张避世的,即所谓“逃避现实矛盾”,其实从这篇文章看来并不是这样。由“游刃有余”的情景,我们不是可以想见道家所倡导的那种进退得体而又聪明灵活的处世方法吗?为什么庖丁手里的那把解牛刀能用上十几年不坏,而一般的厨师只不过用上一年半载或三年五载即损坏了呢?正如文中所说他是用这把刀,即指避开锋芒,寻隙而入。

  这在古代以及现代战争中形成的“避实击虚”的战略思想,谁能说不是得益于道家的这一真知灼见呢?
  
  可见道家并非只单一地强调“无为”,同时又提出了“无不为”,二者是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我们从庄子的这篇著名散文中不但可以明白养生(即所谓“长生久视”)之道,同时也能领悟出“入世”的窍门及办法。

<<:  庄周与道家养生学 (下)

>>:  庄子故里在哪里?

旅菲侨领庄长泰:乡心万里兴学情

迈入晋江市平山中学,见林木扶疏、碧草如茵,楼房错落有致。这是一所年轻的完全中学,也是闽南一所著名侨...

莊紹榮宗長的一生

紹榮宗長是我們德高望重的宗長,在聯繫及組織莊嚴宗親立下典範,讓世界莊嚴宗親串連起來,宗長的仁風亮節...

第五屆世界莊嚴宗親總會活動紀要(2007-2010)

世界莊嚴宗親懇親大會從1991年至今,三年一屆,已舉辦六屆,2010年11月29日 至12月2日 ...

陳雲林訪辜嚴倬雲- 彌辜汪之憾

访辜严倬云 弥辜汪之憾 【联合报╱记者林新辉/台北报导】 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昨天抵台,首站拜访行程就...

严琦 创业就像挖水井

严琦 创业就像挖水井 严琦:当时我在保险公司做了十多年会计,还算铁饭碗,但我不愿意就这样平平淡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