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周与道家养生学 (下)
三、庄子提出的“齐物”观点既是对老于所描述的“道”的详细注解又是对这一哲学命题的阐扬与发挥。
老子言“道”说它“以为天下母”,即阴阳化生,万千世象均是由其运动、演变发展而来的。庄子称“齐物”(见《庄子·齐物论》),说万物本无小大、轻重、高下、尊卑等区别,万物质同而形异,且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令我们不禁想起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名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精神与物质也可以是统一的。“道”,我们就可认为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这种宝贵的思想与观点在现代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统一场论”、系统科学及宇宙“大爆炸”等理论中都进一步得到了证实与阐释。因此可以这样说,老庄的某些哲学智慧在过去已经对人们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现在与将来也必然会对人们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发挥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样,我们就不能抹杀庄子在传播与发展道家哲学思想中所占的中心地位。
四、与老子相比,庄子更加丰富地描绘了修道练功时的各种境界及指明了练功的目的。
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要站在道家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的真相呢?这一点老子没有明说。而庄子则用通俗、形象而又洋洋洒洒、“不落言荃”。向人们不容置辨地作了说明,使人们对道家思想更便于接受,乐于接受。可以说,庄子的一篇篇优美散文无论在内容与形式上都直接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文学创作。
在领悟了道家思想,或说“学道”之后对人能产生什么效果呢?这一点老子也没有说,事实上他也不可能说。因为他就是把那种独特的真切体验形诸文字的第一人,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而庄子却结合自己学习实际绘声绘色地告诉我们。
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语言节奏、行文气韵以及他对整个世事、人生的特有看法。这在学术上决不能单纯用“虚无”二字涵括之。试看,《齐物论》中那关于小与大讨论的精美寓言,《祛箧》中对于“有用”及“无用”的精彩辩论,无不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它们能令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更全面、更正确、更深刻,有时简直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令我们豁然顿悟宇宙人生的妙谛。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我们每个练功者还从没有研读过《道德经》,那么你就不妨拿《庄子》这本书读一读,读过后你自然能够明白《道德经》的精神实质。如果你苦于才疏学浅而读不懂《道德经》,也不妨选择《庄于》这本书作为你练功的指导读本。
该书必能以其通俗易懂的文笔,色彩绚丽的语句,把你带入全新的练功境界,从而提高你修炼道家诸种养生功法的效果,使你练功更上一层楼。
严姓名人,文有文采,武有武略。其中文士多以清高和孝行见著于史,如西汉有一心闭门读《老子》的严遵,东汉有隐士严光。武将有三国时严颜、唐时严武等。 严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7位。2007年,中国严姓...
据《姓氏考略》所载,严姓郡望主要有三个:天水郡:汉天水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冯翊郡...
严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其人口占中国的0.3%左右,人口数目排名在100名上下。 起源 源自芈姓,春秋时期的楚国的第六位国君楚庄王,其后代以谥为姓,始有庄姓。东汉时因为汉明帝的名为“刘庄”,一些庄姓的人...
源于庄姓 庄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23位。庄姓的源流主要是源出于芈姓和子姓。源出芈姓,为楚庄王之后。源出子姓,为宋戴公之后。 而到了东汉时期,由于东汉皇帝汉明帝名叫刘庄,为了避汉明帝刘庄的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