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的精神境界

“逍遥游”的精神境界
庄 子 生 当战国弱肉强食的世界,因为不肯与现实的社会妥协,宁可安贫乐道,
而不肯“为轩冕肆志,为究约趋俗”。他说:“吾宁游戏污读之中自快,无为有国
者所羁”!这话活脱脱绘出一个绝对要求自由的生活意识,庄子是始终站在被统治
者被压迫的劳动者立场上,反对君主专制,反对现实,由他看来,人生而自由,
何须压制?一切平等无差别,何分贵贱?而因此他所假托景仰的人物,也完全不
是贵族阶级,反而使一些身体残缺不全从奴隶社会退化出来的典型人物,他们无
一不带着被统治者的风貌,而为庄子所寄予亲切之同情的。
人生 在 世 ,无不渴求自由,无不希望自己的意志能够得到合理化实现,这在
东西方都是一样的.中国古代哲人不乏关于自由的论述,其中庄子的论述最为集
中,涉及生存于天地时空之中的人的局限性,以及如何突破这些局限去求得自由
的精神境界等一系列问题。庄子深刻看到了人在社会和宇宙中的局限与无奈:
一 受 其 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
终身役役不见其成功,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
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恶乎,
可不哀邪!
一  心 齐 物 论 ,
劳碌不休而不知天命,只能是一种可悲的自我束缚,而打破这种束缚的方法便是
虚静无为、离形去知。
所 谓 “无 为”,不仅是不与物争,达到“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
物论》)的境界,而且还要不与人争,人与人的关系应像鱼儿“相忘乎江湖”那样
“相忘乎道术”(《大宗师》),由此刁能在物与人两方面达至真实的无为一一“不
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大宗师,). 而所谓“去知”,乃是抛却一切现成的、
概念分解的框架和机制,使自己复归于无机心、无宰制的本真状态。庄子认为能
达到这种坦坦然与物与人相融,又能摒弃不自然、非天成的人工架构的境界,便
会“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 (《养生主》)。
在 他看 来,只有无为而顺自然,才能解脱各种困扰,使精神得以解脱,获得
真正的自由一一“芒然仿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
《逍 遥 游 》 列 于《庄子》内七篇之首,最为典型地体现出庄子的自由精神。
所谓“逍遥游”,就是一种绝对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天地之间的精神境界。只有自由
的心灵才能真正体证这样自由的生命境界.全文通过神思天外的想象,在一系列
物象的跳跃性描写中托出主旨.大至扶摇上天九万里的大鹏,小至蓬篙间决起而
飞的小雀,短命如朝菌、蛾姑,长寿如灵龟、大椿,都在世间有所依傍而不能自
主。世间为俗务名利所羁绊的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都是活得极不自由的;“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已经高出俗流
太多,但仍算不上活出了自由境界:更高一层的列子,已经能做到“御风而行,’,
但还得依凭于风,而不是真正的逍遥之游。只有能够“乘天地之正”(顺应天地之
道),“御六气之辩”(顺应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突破时
空限制)者,才是逍遥游的自由之境。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
名”一超越自我的执著,一切名相、俗务都完全放下,既不能执著,也不要执著
于这种不执著的状态,真正顺乎自然,刁‘有使本己的天性得到真正的敞现,也才
能达到自由的逍遥游境界。
《逍 遥 游 》 一 篇,把《庄子》散文中的自由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也非常典
型地体现出《庄子》散文的特点:深邃的思想不是以判断、推理来表达,而是以
独特的物象意象和人格形象来寓示,大量使用寓言、故事和譬喻,使文章如波澜
般不断翻出新意。在奇幻的想象、丰富的比喻和智慧的论辩中,让人逐层递进,
领略到自由的生存境界和活跃的生命感受。这种境界和体验既富于浪漫色彩,更
渲染出那种超出一切之外、无待无依的精神自由。

<<:  冯友兰论庄子哲学

>>:  庄子“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庄严氏起源及其在东南中国

庄氏起源及其在东南中国 取材于新加坡庄氏公会 前 言 每一个人都有姓氏,中国人由于历史的传统和文化...

紫金县庄严鹧鸪塘宗亲理事会成员

荣誉会长: 严东祥 常务荣誉副会长: 严 峰 荣誉副会长: 庄和荣 严振扬 严显照 严水先 严振帆...

华夏庄严云贵川渝宗亲总会云南分会组织机构人员名单

华夏庄严云贵川渝宗亲总会云南分会组织机构人员名单 姓名职务地址电话号码 严弟宗会长宣 威13987...

庄子的影像

  在一个混乱的社会里,庄子为人们设计了自处之道。在他所建构的价值世界中,没有任何的牵累,可以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