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严姓史考

  一、渊源
 
    严姓出源有四:
 
    (一)严氏出自芈姓,为战国时楚庄王之后,以谥号为氏。
    据《元和姓纂》载:“芈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出自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姓严。许多严氏族谱也载,“严氏系出颛顼之后,以楚庄王的谥号为姓”。东汉时,明帝姓名为刘庄,为避明帝刘庄之讳,庄姓改为姓严。(见《通志·氏族略》)因此,许多严氏族谱也说:“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为庄,盖楚庄王之后裔也。后因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庄为严,遂以严为姓。”至魏晋时期,一部分严姓人恢复原姓姓庄;还有一部分严姓人仍然姓严。这样,就有了“庄、严本一宗,同姓不可婚”之说。
 
    (二)   严氏为战国时秦国的严君疾之后,以封邑名为氏。
    战国时期,严君疾为秦孝公之子、惠文王的弟弟,因居住于褚里,故被称为褚里疾(《史记》作“樗里”)。严君疾擅长外交、军事。昭襄王元年(公元前306年),严君疾被任为丞相,后又任庶长,被称为庶长疾,被封于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故号严君,被称为严君疾。其后裔以邑为氏。
 
    (三)严氏出自古代的严国,国人以国名为氏。
    据《姓考》所载,古代有一个严国;国人以国为氏。相传尧帝时,有一位高士,名叫许由,尧帝想把天下让给他,他不受,隐居箕山。许由的朋友严僖,就是古严国的后裔。
 
     (四)少数民族中有严姓。
    据《晋书》载,后燕慕容盛时,丁零人有以严为氏者。丁零人是我国古代北方有一支游牧民族,亦称丁零、丁令、钉灵,而变音亦称之为狄历、敕勒、铁勒等。秦汉汉时期,丁零人游牧于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三国时,一部分丁零人仍在贝加尔湖以南游牧,称北丁零;另一部丁零人则迁徙至今新疆阿尔泰山和塔城一带,南与乌孙、车师,西南与康居为邻,称西丁零。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丁零人南下,一部分散居在阴山南北。后来称霸一时的薛延陀、回纥、突厥及蒙古族中的汪古、克烈等部均为丁零族的后裔。
    另:满、彝、土、锡伯、朝鲜等族也均有严姓。 
 
    许多汉族严姓都认为其远祖为颛顼之后、战国时期的楚庄王;尊西汉时的严忌(原为庄忌)为得姓始祖。其实,庄忌之前,已有严姓。战国时,韩国有个严遂,字仲子,濮阳(今属河南)人,韩国大臣,侍侯韩哀侯。他与韩相韩傀(字侠累)互相忌恨。据《战国策·报严遂聂政刺韩相》载:“韩傀相韩,严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韩傀以之叱之于朝。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于是严正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在齐国,齐人告诉严遂:“轵深井里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于是,严遂“乃具酒,觞聂政母前。仲子奉黄金百镒,前为聂政母寿。”聂政感恩于严遂,成了好朋友。后来,聂政帮助严遂杀死了侠累。西汉时,东海下邳(今江苏邳县)有 严彭祖(字公子),与颜安乐同学于眭孟习《春秋公羊传》。此后便有《春秋公羊传》严氏学及颜氏学。宣帝时(公元前73~公元前49年),他被立为博士,后任河南郡太守、太子太傅等职,为人廉直不事权贵。庄忌只能算是另一支严姓的得姓始祖。庄忌(约公元前188-公元前105),《汉书》作吴县人,但《浙江通志》认为实为由拳(今嘉兴)人,为西汉初期著名的辞赋家。庄忌以文才和善辩闻名于时。他少年时与司马相如等俱好辞赋,曾作《哀时令》赋,借哀叹屈原秉性忠贞、不遇明主之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刘濞为吴王时,招收四方游士,庄忌与当时的名士邹阳、枚乘等应召,为刘濞门客。后刘濞图谋反叛时,庄忌与枚乘等上书谏阻,刘濞不听。于是,庄忌离开吴王,投梁孝王,颇得梁孝王的厚遇,世称“庄夫子”。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反叛兵败后,伏诛。庄忌因曾上书谏阻过刘濞,又脱离较早,没有受到牵连。庄忌著有辞赋24篇,今仅存《哀时命》。相传庄忌死后葬于由拳西北境,其地遂名严墓(今为江苏省吴江市铜罗镇)。至东汉时,庄忌后裔为避明帝刘庄之讳,庄姓改为姓严。庄忌也就因此改称为严忌。
 
    其实,庄姓改姓严,并不只是严忌。浙江余姚的严光也原来是姓庄,即《严氏族谱》中说的:“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为庄,盖楚庄王之后裔也。后因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庄为严,遂以严为姓。”许多严氏族谱都载有一个“富春流芳”的故事。说:“严光,字子陵,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少与光武同窗,及光武即位(即东汉武帝刘秀),公乃变姓名隐身不见,帝思其贤,访之。”齐的地方报称有一男子披着羊裘在泽中垂钓。刘秀疑是严光,便遣使备车,三聘而始至京都洛阳。当时严光的故人侯霸任司徒,遣使问候,严光口授使者:“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刘秀到驿馆看望,严光卧着不起。刘秀抚着严光的腹部说:“咄咄子陵,为何不肯相助?”严光不应,良久后才张目熟视,答:“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刘秀只好上车叹息而去。后来,刘秀又请严光入宫论道旧故。晚上同床共眠时,严光的脚压在刘秀的肚子上。次日,太史官上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刘秀笑着说:“这是我与故人子陵共卧耳。”刘秀要封严光为谏议大夫。严光不受,归隐富春山(今桐庐县境内)耕读垂钓。建武十七年(41年),刘秀再次复召严光入朝为官,都被严光拒绝了。有《刘秀与严子陵书》传世,曰:“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辟之疮痏须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颍水之风,非朕所敢望。”严光后来回归故里,80岁卒于家中,葬于陈山(客星山)。严光以“高风亮节”名闻后世,北宋范仲淹作《严先生祠堂记》,称其“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并作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现浙江桐庐县有严子陵钓台,余姚县有严子陵祠、客星山、客星桥、客星庵、高风亭、“高风千古”石牌坊、故里碑亭、子陵亭等遗迹和纪念物。汉代时,严姓不仅繁衍于山东、湖北、安徽等地,而且已四川、浙江、云南、贵州一带。西汉时,四川成都有著名的严遵。 严遵,字君平。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他遵好老庄思想,隐居不仕,以卜筮为生,著有《老子指归》。西汉著名学者、辞赋家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少年时曾以严遵为师,称赞他“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无以加之。”后人为了纪念严遵,更把他居住的街道命名为“君平街”。会稽有著名的严助。严助(有说其是严忌之子,也有人说他是严忌的族子)于汉武帝刘彻建元年(公元前140年)举贤良方正,深受刘彻赏识,擢为中大夫。建元三年,东瓯告急。汉武帝派严助率兵浮海救援。建元六年,闽越王郢兵进南越。武帝再次命严助率兵增援,安定了东南边陲。后严助出任会稽太守,被称赞为“会稽贤守”。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衡谋反。因严助与淮南王刘安交好,受牵连被诛。严助也是著名的辞赋家,著有《相儿经》、《严助赋》等;现存《谕意淮南王》及《上书谢罪》文二篇。严助死后葬于浙江嘉兴,其地还保存有严助墓,又称严将军墓。
 
    两汉至西晋,由于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北方,严姓族人因入仕等原因衍播的重点还是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北方地区。其中以陕西、甘肃严姓最旺,严姓的天水、冯翊、华阴三大郡望都在陕西、甘肃二地。
 
    西晋“永嘉之乱”后,随着晋王室的南移,大批中原汉族先民也纷纷南下避难。严姓族人也逐渐南徙。
 
    至唐代,一方面严姓在故地依然大放异彩。如华阴(今陕西华县)严氏的严挺之以进士第,贵为太子詹事,曾任尚书左丞,出为洛州刺史。尤其是他文采出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制加皇子荣王已下官爵,尝与张九龄等13人各写告身以进,唐玄宗见后大悦。后来,他为李林甫所挤,郁郁成疾,自为墓志,与浮屠惠义善,卒葬其塔左。四川的严绶家族,严绶曾祖父严方约曾任利州司功,父亲严丹曾任殿中侍御史之职;严绶(746-822年)本人在大历年间(766~779年)以进士及第,历任要职,曾为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检校司空。他镇守河东九年,为政宽惠,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因此境内大治,有功于国家。中和二年(882年),严绶病故后,食封加至三千户。另一方面严姓族人渡江南徙,在江南各地得到更好的繁衍生息。如严常景为虔州教授,辞仕后留居虔州。其孙严文藻为避“黄巢之乱”迁居福建的宁化石壁严家;其后裔遍及江南各地,成为客家的一大族系。河南固始的严怀英随王潮、王审知入闽,以军功,官拜朝议大夫。后来,他卜居于侯官(今福州闽侯)阳岐乡,繁衍为庞大的闽侯阳岐严氏宗系。
 
    至宋代,严姓在南方各省发展很快,在许多地方都有繁衍成为当地名门望族。最为典型的是在福建重镇的邵武出现了一大批著名严姓俊杰。严参,字少鲁,自号三休居士,邵武人。他的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宋宁宗年代(1195~1224年)。他志气高傲,不喜广交延誉,但才高八斗,工于诗词。与严参齐名的还有严羽、严仁齐名,时号“邵武三严”。严羽,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南宋诗论家、诗人。他主要生活在南宋理宗在位期间(1225~1264年),隐居家乡,一生未曾出仕。但他满腔爱国热情,在元军入侵、国势垂危之际,他写下了《北伐行》、《四方行》等爱国诗篇;他对朝政弊端也颇多不满之词。所以戴复古说他“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引自朱雯《严羽传》)。他著有《沧浪先生吟卷》(或名《沧浪吟》、《沧浪集》)2卷,共收入古、近体诗146首。他的七言歌行仿效李白,五律除学李外,还学杜甫、韦应物。《四库全书总目》说他的创作“志在天宝以前,而格实不能超大历之上”,“止能摹王孟之余响,不能追李杜之巨观也。”严仁,字次山,号樵溪,诗人。他好古博雅,著有《清江矣欠乃集》流于世。杨慎在《词品》中,称他“长于庆寿、赠行,洒然脱俗”。周颐在《蕙风词话》中也说严仁“描写芳春景物,极娟妍鲜翠之致,微特如画而已。政恐刺绣妙手,未必能到”。其实,当时的邵武严氏远不止这些,还严肃等,号为“九严”。可见,当时邵武严氏家学渊博,人才辈出。
 
    元末明初,福建莆田的一支严氏迁徙至广东潮州,定居于海阳县港口村(今澄海澄城)。明代,又有一支莆田严氏广东省惠来县牛屎岭(今隆江御史岭村)创村蕃衍。严姓在潮汕地区繁衍成为一个大姓,约有16000多人,以潮州湘桥区、潮安、饶平为最大聚居地。
明初,明王朝的大移民政策促进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严姓族人向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迁徙。明代时期,严姓多居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沿海一线。江西分宜的严氏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分宜严氏出了一位任首辅15年的严嵩。严嵩( 1480~1567年),字惟中,号介溪,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分宜严家原本也是一个寒士之家,严嵩的祖父严骥、父亲严准都是个穷秀才,在乡里课蒙童。严嵩幼时聪慧,被人称为神童。严嵩入仕后,平步青去,先后任吏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九月升任首辅,独揽国政15年,被称为“青词宰相”。严嵩执政,世人非议颇多;但严嵩也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列朝诗集·尹耕传》说:“分宜能用子莘,能用胡瓒宗,其识见亦非他庸相所及也。”《皇明大事记·严嵩》也载:“嵩妻欧阳氏甚贤,治家有法,驭世蕃尤严,嵩亦相敬如宾,旁无姬侍。”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篇·内阁·居官居乡不同》也说:“严分宜作相,受世大垢,而为德于乡甚厚,其夫人欧阳氏,尤好施予,至今袁人犹诵说之。”分宜严氏也因严嵩的起落而兴衰。明代。江苏常熟严氏也是人才济济。音乐家严澄作为“虞山派”的代表人物。其演奏风格清微淡远,著《松弦馆琴谱》等。而以进士出身的诗画篆刻家严拭能诗、善画、工篆刻,被人称之为“文才武略”。
 
    至清代,江南的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依然是严姓族人主要的聚居地。康熙年间(1662~1722年),江苏无锡的严绳孙以博学鸿词,授检讨,曾参与编修《明史》。浙江乌程(今湖州)的“双严”—— 严可均、严遂成也毫不逊色。严可均,以其对文字音韵的深入研究,撰写了《说文声类》、《铁桥漫稿》等著作,另辑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书。严遂成则以诗文闻世,著有《海珊诗钞》十一卷,补遗二卷、《明史杂咏》四卷、《诗经序传辑疑》二卷等巨作。 福建福州的严复以启蒙思想家著称,译著有《天演论》、《中国教育议》等,另著《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等,其中许多文章被译成别国文字,流传国外。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福建、广东等地严姓族人渡海入台。入台的严姓族人多居台北、苗栗、南投、嘉义等地。如今,严姓成了列居台湾第84位的大姓。
严姓的郡望地有:天水郡(今甘肃通渭)、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华阴(今陕西华县);主要堂号有:天水、富春、调山、古秋、钤山、宜雅、四录、尺五、海云等。如今,严姓在全国姓氏人口中列第112位,约有18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14%。严姓族人虽然遍及全国各地,但仍以江南各省为多,尤其是湖北、江苏、浙江三省严姓占全国汉族严姓人口的逾半。

      二、入明与定居
 
    唐代时,严常景为虔州教授,辞仕后留居虔州。其孙严文藻为避“黄巢之乱”迁居福建的宁化石壁严家。(见南昌大学万芳珍副教授的《唐宋元间宁化的江西移民》一文)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原居明溪的严三五迁居永安。据永安贡川《严氏族谱》载,始祖三五郎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由明溪迁徙浮流(今永安)贡川西郊靛青林定居,为永安严氏开基始祖。严三五有4个儿子,分为仁、义、礼、智四房,即长子严廿四郎为仁房,次子严廿五郎为义房,第三子严廿六郎为礼房,第四子严廿七郎为智房。智房后裔多居于永安。严廿七郎的第四世孙又有子焕、子周、子隆、子哲、子升、子昶六房,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房,分居永安各地。智房处五世孙严子昶移居明溪;其后裔主要落籍在邓公坑。
    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永安严氏礼房移居于三明;其后裔主要落籍在梅列、荆西、莘口等地。仁、义二房的后裔去向无从考稽。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福建邵武的严添一迁居大田县的广平。(见大田广平《严氏族谱》)明洪武元年(1368年),严伏三从南剑州沈川邑迁居大田坑园(今大田华坑)。(见大田华坑《严氏族谱》)
    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永安严氏智房的第九世孙严小七移居沙县,其后裔主要落籍在城关、夏茂等地。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永安严氏智房的第九世孙严和四移居尤溪县。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又有永安严氏智房的第十五世孙严碧连移居大田。
 
    三、迁移
 
    清代时,明溪严子昶的第十二世孙严一统移居福建的南平。大田严碧连的后裔迁居福建的莆田、石狮等地。
 
    四、分布
 
    三明市有严姓人口14058人,在全市姓氏人口中列第36位,占全市总人口的0.52%。其中:
    一、三明市
    梅列区有严姓人口545人:分布于列东街道有235人,列西街道有171人,徐碧街道有84人,陈大镇有49人,洋溪乡有9人。
     二、明溪县
    明溪县有严姓人口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其主要分布
    三、永安市
    永安有严姓人口669人,主要分布在贡川镇的延爽、观成、集凤、攀龙、岩下等村。
    四、清流县
    清流县有严姓人口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其主要分布
     五、宁化县
    宁化县有严姓人口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其主要分布于城区、济村、石壁、曹坊、治平等地。
    六、大田县
    大田县有严姓人口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其主要分布于广平、华坑等地。
    七、尤溪县
    尤溪县有严姓人口461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05%;其主要集中在中仙、西城两地,共有2722人,占全县严姓总人口的58.93%。严姓人口在尤溪县的具体分布为:中仙有1721人,西城有1001人,城关有423人,梅仙有178人,台溪有891人,管前有5人,八字桥有4人,联合有10人,新阳有26人,洋中有13人,溪尾有6人,汤川有7人,西滨(含尤溪口)有66人。
    八、沙县
    沙县有严姓人口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其主要分布
    九、将乐县
    将乐县有严姓人口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其主要分布
    十、泰宁县
        泰宁县有严姓人口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其主要分布
    十一、建宁县
    建宁县有严姓人口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其主要分布
 
    五、谱牒
 
    1、永安《贡川严氏族谱》
    永安《贡川严氏族谱》始修于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由永安严氏第十世孙严景安以笔记形式记下世系。永安《贡川严氏族谱》共有过六次重修:明崇祯十六年(1644年),又由第十六世孙严董沐、严应壁倡议重修。这次重修经严应柯核准,严文烶、严应槐采访,仿欧苏凡例,用木印合成《严氏族谱》,共八卷,包含谱序、世系、世录、墓图、祠记、诰勅、世传、祠图、蒸田、谱跋等内容。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永安严氏第十七世孙严一元、严一楷、严一标等人的倡议下,再次重修。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由第廿六世孙严嗣镮、严啟畜主持重修。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由第廿七世孙严德锐、严德发主持重修。2001年,由严增庆、严伯孝、严先佑倡议继修射房家谱。
 
    2、大田广平《严氏族谱》
    大田广平《严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福建邵武的严添一迁居大田县的广平,为广平严氏开基始祖。
 
    3、大田华坑《严氏族谱》
    大田华坑《严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严伏三从南剑州沈川邑迁居大田坑园(今大田华坑)。
 
    六、祠庙      
 
    永安贡川严氏金鱼堂
    永安贡川严氏金鱼堂位于永安市贡堡西郊靛青林。该祠始建成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占地面积1577平方米。进士严九岳曾为该祠作《修建金鱼堂记》。
 
    永安贡川严氏家祠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由永安严氏后裔严子升提议在堡西标林前修家祠一座。该祠占地面积2.6亩,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曾重修,民国36年(1947年)被毁。
 
    永安贡川严氏祖祠
    永安贡川严氏祖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位于贡川堡内后街,总面积800平方米。解放后,该祠被作为贡川粮库,1991年被感恩寺占用。
 
    七、墓葬
 
    永安贡川严氏开基始祖严三五郎墓
    永安贡川严氏开基始祖严三五郎墓座落在永安市贡川镇贡堡西郊的靛青林。该墓坐西北向东南,墓前筑有墓坪三层,池塘一口。
    永安贡川严氏二世、仁房开基祖严廿四郎墓
    永安贡川严氏二世、仁房开基祖严廿四郎墓葬永安贡川堡南后塘。
    永安贡川严氏二世、义房开基祖严廿五郎墓
    永安贡川严氏二世、义房开基祖严廿五郎墓葬于永安贡川堡西瑶田峡。
    永安贡川严氏二世、礼房开基祖严廿六郎墓
    永安贡川严氏二世、礼房开基祖严廿六郎墓葬于永安贡川堡北狐狸坑。
    永安贡川严氏二世、智房开基祖严廿七郎墓
    永安贡川严氏二世、智房开基祖严廿七郎墓葬于永安贡川水东员木贯。
 
    八、人物
 
    一、古代
    严  环:尤溪人,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曾任苏州知府,赠尚书衔。
    严日休:尤溪人,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
    严  均:尤溪人,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进士。
    严日华:尤溪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特奏名。
    严桂发:沙县人,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
    严奎光:永安贡川人,明嘉靖六年(1527年)进士,曾任山西吏司郎中。
    严九岳:(1574~1621年),字以赞,号海日,永安贡川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初任广西梧州推官,后代理知府。因政绩显著,不久严九岳调任户部主事,又因督运通州粮饷有功升为奉政大夫。后他出任岳州(今湖南岳阳)知府,赴任途中病逝,著有《笱存集》。
    严学光:永安贡川人,明代贡生,曾任泉州教谕。
    严  城:永安贡川人,明代贡生,曾任揭阳县丞。
    严自泰:尤溪人,清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曾任户部贵州司员外。
    严应琮:永安贡川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岁贡,曾任南安训导。
    严  耽:永安贡川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曾任闽侯县主簿等职。
 
    二、现代
    严接田:大田均溪镇上太,196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6665部队二连副班长,1963年在崇武为抢救战友被反革命分子杀害。
 

<<:  鄂州严氏宗谱《老谱源流序》

>>:  福建省长汀县严氏裔孙情况简介

表彰捐助严建军(又名:柏林)善款的旅外乡贤名单

2009年6月14日,紫金26位旅外乡贤伸出援助之手,为紫金县乌石镇鹧鸪村残疾困难户严建军(又名:...

瓦纳奖章唯一华人得主严灏景教授

瓦纳奖章唯一华人得主严灏景教授 纺织料专家,1920年生于江苏省。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

《世本八种》里的庄严氏资料

━【作考史典籍】━━━━━━━━━━━━━━━━━━━━━━   《世本》為我國第一部,也是世界第...

台湾庄严宗亲总会会徽图样徵选

台湾庄严宗亲总会会徽图样徵选 由于台湾庄严宗亲总会经过内政部许可筹组,也已经在2007年10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