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庄严宗亲簇谱全书卷
中华庄严宗亲簇谱全书卷
沧海拾贝开卷有益
富春堂南京籍
第一卷
严氏家族谱书序。录于丰塘旧谱,原夫天水家声旧。子陵气象新。祖德流芳远。宗功积泽长。则知世系之,簪缨无替。代传之瓜瓞绵长。其渊源之嗣续。得不溯前而垂后哉。绿始祖讳受三。系南京苏州昆山县应府竹子巷籍贯。官游滇省,仕途蹇蹇。落业于云南省曲靖府宣威洲宣化里三甲小圩居住。盖十数世于兹矣。其中官教贡仕,代有文人,奈世道沧桑。家谱遗失,事蹟久湮。弗克数数,缕悉而实纪。所知者尽口授而耳闻。所识者,非谱传而目见。每年中元荐祖。事虽备而心未尽。犹幸天地祖宗父母默佑培养,未获大显门庭。荣宗耀祖而目稍识丁。略堪记敍,手泽失传而口泽是忆。尚有不幸之一幸者焉。痛馀不才。泮水之香分无。芹藻之缀徒望。离乡撇境。于嘉庆年絮家远举,登山涉水,抛祖业而不顾。丢兄妹以莫恤。移居丰塘。处馆营生,可怜滇黔两地,俨然歧路之远。矧古稀丕逾。老将至矣。神游目想。暗然心伤。既失统绪于前。岂可複迷于后耶。若不乘时修纪,则虽有孝子慈孙。不且望古神伤。悼柱之失藏遗箱之旧靡稽乎。幸兹帝道遐昌。鸿图巩固。岁之秋七月既望。乘教授之有暇,借馆事之馀力。胪列祖派。而中多舛谬。难尽笔楮。聊效删书之典。断自唐虞。缵绪之文。追王三代。自乃曾、乃祖、乃考。而继垂统绪。庶子子孙孙世世传守。知木本水源之有自。恨才非吐凤。枝类凋虫。聊摅牖见。以当管窥。愿后之远孙耳曾。文高北斗,品重南京。倚马雄才。尽待诏廷英,谅馀报本追远。乘统后裔。不得己之苦心于万一耳。
其卷端有对联一付兹照录于后想老夫曆七有九,惜衣惜食非是惜财兼惜福。愿族孙积千累万求名求利只须求己莫求人。
《日达之识此联似于家谱无涉,粤稽严氏,乃楚王之孙。熊绎之后。兴庄同源。望出会稽于庄时。有梦碟成书续。着漆园之庄周。迨至光武中兴。有鼻祖光字子陵者。望重客星。清超日月,因避温明帝,讳赐姓曰严。而子孙遂氏焉,于是严氏乃寝乃昌寝炽。繁衍中土。几二十八省之广。殆莫不有吾严氏子孙住矣。堂原天水。本非富春,以人往夙微,芳踪难究。而鼻祖羊裘隐钩之风。不特钩台,完让宛然而希。文山仓水泱之歌。无时不讲。诸人口故。易之为富春。良有以也,自汉而三国。两晋南北,隋唐五代宗元。综一千年之久。其间因谱牒遗失。吾族所经之宗绪世系。不知凡几淼,不可测洵。可自然而考乎史册。寻之名传。于此一千馀年之中,吾严氏子孙大而宰辅刺史。小而郎君守州或慷慨直言,而尽忠于朝廷。或清廉励俗。而有公于明教者。代不乏人迄。至大明鼎新南京以南方土民僭乱。明太祖命沐国公将兵南征,吾始祖公受三赐指挥挥之职。由南京应天府竹子巷。于洪武十三年泛征入滇。此年号考查史册应是洪武元年太祖命沐国公带领十八路指挥征南。》注:原旧谱择抄。
迨勘平之后。见乌散卫,即今宣威也土质膏腴。民风淳厚即家长。初十居严家屯。爱居爱处。继居于下堡子。乃登乃依。
此系云南省立曲靖第三师范毕业生,第十四世孙严绍
明序。民国三十九年及西元一九四九年孟春月朔日。
夫道德源出乎仁义。仁义本包道德乎。四物一体,量重万钓。无形无质。溷沌于太虚之中。不偏不倚。秃立于尘环之内。吾家之后裔繁衍者。得不为远祖抱负仁义道德乎。考其週末文盛时代。与孔孟同出一时之周祖姓庄。通经史并诗词又识天文。可谓学实渊源者也而终身不仕者恐伤仁义道德也。当时楚王公子来聘。一日三邀。车马盈庭。乃祖遂作鼓盆歌。张挂于壁间。夜遁吴郡富春山严山之下隐居焉,及至议时,因议明帝名庄。宜避圣讳。故赐姓曰严光武中兴洛阳知自陵祖有宰辅之才,并与光武有故旧之谊,累聘而至。封以爵位。卒又遁隐于浙江之滨垂钓终身焉。斯二祖者。可作严姓远年近代之翘楚也,其后之子孙济济。簪缨无替,勿非二祖之钟英哉。后之历代统绪。起伏行踪。载在前人序内。以免累赘重複。兹立片褚。以助前人言所未言。以资后人知所未知也矣。是为序。
宣威县立宝山高级师资练习毕业十五世孙严宗兴序。西元一九六三年仲夏月望日。
各支子孙俱皆英姿暴露头角峥嵘耕读继富春之美工商启。南京之秀恸谱牒之论失聊缀数语严氏之先昌伫侯近代云受将辑五祖所编四十代排行录列于后。以便按次择取后之览者莫谓吾亡妄作也。
按查封塘旧谱天字之下为水和朝世大以心天钟昌文武开金榜龙凤定吉祥祖绪永维纲奕箕启万帮等字非父议也。
受向自朝仕。珏大以原天。思文应绍宗。
尔乃耀益东。孔道高明佩。陵源久远通。
勳尤传继广。家世庆和钟。辅汉功臣厚。
官清德本崇。恩隆新世德。志信荣达丰。
熙学必昌泰。宽舒和裕忠。
资料由云南西双版纳严祥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