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23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38位。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君主戴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资治通鉴音注》等记载,两周之际的春秋初期,宋国君主名叫子撝,字武庄。
子撝在位期间,由贤臣正考父辅佐。子撝爱民如子,深受万民拥戴。
子撝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799~前766年),是横跨西周、东周两个时代的少数几个诸侯君主之一。他于周平王姬宜臼五年(公元前766年)逝世,当时宋国举行国葬,四面八方的人都长途跋涉涌进都城,在其灵柩边长跪不起,周平王特赐其谥号为“戴”,即历史上著名的宋戴公。
在宋戴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谥号为姓氏者,称戴氏;有以其名字为姓氏者,称武庄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庄氏、武氏,世代相传至今。
庄氏族人中有一部分尊奉宋戴公为得姓始祖,且不与芈姓庄氏合谱。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王族之后,属于以谥号为氏。
据史籍《姓氏急就篇》、《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君王芈旅(熊侣,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即位后,申张王权,并采取果断措施,大力平定了权臣若敖氏家族的叛乱。之后重用贤臣孙叔敖改革内政,兴修水利,加强战备。由于楚王芈旅知人善任,终使楚国迅速强大起来。
周定王姬瑜元年(楚庄王八年,公元前606年),芈旅挥兵北伐陆浑之戎,仅吞其境,之后陈兵周郊,使人问九鼎轻重。周定王十年(楚庄王十八年,公元前597年),芈旅在邲地(今河南荥阳)大败称霸一时的强大晋军,迫使郑、宋等诸侯国归附,成为代晋而起的春秋五霸之一。
芈旅在周定王十六年(楚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91年)去世,继位的楚共王熊审给其上谥号为“庄”,即历史上著名的楚庄王。
在楚庄王的一支庶支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庄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庄氏正宗。庄氏族人大多尊奉楚庄王为得姓始祖。
战国末期,当秦昭襄王赢稷指挥强大的秦军横扫诸侯之时,有一位楚庄王的贵族后裔庄蹻(亦称庄峤),在楚顷襄王熊橫执政时期(公元前298~前263年)为大将军,受命经略巴、黔中以西诸地。庄蹻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将领,他在公元前299~前276年之间把楚国的势力一直扩展到云南滇池一带,以兵威震服滇地部族民,让楚国的势力范围抵达云贵高原。
之后,他力推“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即是将属下的军士悉数本土化,变易服饰,更改习俗,均在滇池定居下来,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这样一来,由于庄蹻坚持了民族融合的先进政策,因而不仅给滇地带来了楚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加速了滇地的经济进步与社会发展;同时也加强了云南少数民族与中心地域经济与社会的联系,并且为此后中央政权进入西南边疆,置郡设官而解除了民族隔阂的繁篱。
在庄蹻把这块地方纳入楚国的版图,准备归报这番功绩时,正好楚国的巴郡和黔中郡都被秦昭襄王赢稷的十万大军所袭夺,完全阻断了他的归路。不得已,庄蹻只好率其众在周郝王三十九年(楚顷襄王二十三年,秦昭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76年)自称滇王,统治云南滇地。
一直到秦始皇嬴政灭诸侯,统一中原之时,楚国的这一支后裔仍然是西南夷的一方割据势力首领,逍遥于暴秦的淫威之外。后来,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庄蹻的世袭后人滇王在汉武帝刘彻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归顺于中央政府,汉武帝正式册封滇王,并给庄蹻的后人颁赐滇王印,以其地置益州郡(郡治在今云南昆明晋宁),从而奠定了今昆明市建城的历史。
自庄蹻称滇王起,两千零九十七年后的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迁徙至福建漳州的一名庄蹻后裔族人渡海至台湾岛,首次垦拓了基隆沙连堡的大水堀庄,大水堀庄时属台湾府台北厅,后人深切纪念这位开拓性的先人,立有开山庙于大水堀湖畔,志念其德泽。不过,大家却都不敢呼其名讳,仅称为庄开山公,一百八十余年来,反而非常遗憾地失去了他的真实姓名。至此,整个鹿谷乡(今台湾南投)几乎已完全垦拓。
这段历史,说明了在史籍中的“西南夷”之中,有一部份族人是楚国军队的后裔,而且是由庄蹻(庄峤)将军带过去的。
庄氏族人的一半大多尊奉楚庄王、庄蹻为得姓始祖,并不与子姓庄氏合谱。
第三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中国回族大辞典》中的记载:庄氏,是回族的姓氏之一,现主要分布于海南省三亚市一带地区。
数十年前,马来西亚邦咯岛大丸小学附近的马来人都能讲海南话,他们到咖啡店喝茶聊天,除满口流利的海南话外,还阅读中文报纸。这些人平日身穿“沙龙”,头戴红色“宋谷”,自称海南人,来自“三亚”。他们是真正的海南岛人:海南回民。
海南回民早期从海南岛移居邦咯,整批二百多人,全是男性。因为是回教徒的关系,生活习俗与马来人大同小异,都娶马来女为妻,他们被称为“三亚番”或“海南番”,最终同化在马来社会中,第二代变成真正的土著。
三亚庄氏回族主要居住在羊栏镇的回辉村和回新村,他们多才多艺,尤其善经商。海南三亚羊栏镇的穆斯林,目前人口七千余人,自云祖先分别来自古波斯国(今伊朗)、阿拉伯半岛和越南占城。当年中东的商船来中国贸易,多途经海南岛,或遇海抢劫,或遭台风袭击,被迫登岸羁留落户。至于越南占城的回民,则因境内连年战乱,只好结伴驾船来海南避难。
三亚地区的回民是以波斯、阿拉伯人为主体,其先民一部分是唐、宋时期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入华经商的阿拉伯穆斯林蕃客,一部分是宋、元两朝从越南占城入居的穆斯林,还有少部分是来自大陆的回族后裔。大约在明末清初时期,他们陆续从岛内各处向今回辉村、回新村所在地区迁徙,逐渐形成今天的回族集聚社区。
有意思的是,三亚回民的语言不同于祖国大陆内的其他任何一种民族语言,其方言也不同于海南本岛各民族语言,而与沙特阿拉伯语音颇为相近,类似古大食语,今语言学家把它确定为“回辉话”。与大陆回族同胞完全相同的是,其“开斋节”与“古尔邦节”等节日,也同样是他们的主要民族节日。
三亚的回族人依从《古兰经》每日五次向真主祈祷,每周五集中在清真寺做“主麻日”,讲《古兰经》,传授圣训。三亚回族仍然保持着祖先诸多的传统,他们不仅是海南省伊斯兰文化的唯一代表,而且保留有重要的人文景观,其古迹有《正堂禁碑》、《梅山古墓群》、《海棠湾古墓群》和清真男寺与清真女寺都十分著名,平均不到一千人便拥有一座寺院,做礼拜十分方便。
第四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乌扎喇氏,亦称兀札喇氏、吴扎拉氏,族系庞大,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锡伯族、卦尔察女真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jara Hala,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白石(今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部)、瓦丹(今黑龙江牡丹江宁安)、庙噶山(今黑龙江汤原,一说在今黑龙江口俄罗斯庙街)、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吴氏、乌氏、武氏、庄氏等。该支庄氏鼻祖为萨哈尔察部的乌扎喇·庄机达,满洲镶黄旗人,承袭兄乌扎喇·高赫德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平叛有功,越级晋授二等男爵,累官至副都统,其后裔子孙中有以祖名字首字的谐音汉字为汉姓者,称庄氏。
⑵.蒙古族阿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ute Hala。明、清朝时期即冠汉姓为金氏、庄氏等。该支庄氏鼻祖为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的妃子庄和皇贵妃,她是大学士阿鲁特·赛尚阿之女,也是后来清孝哲毅皇后的姑母。到了清光绪年间,庄妃晋封为皇贵妃,直到清宣统年间逝世,赐谥号为“庄和皇贵妃”,其后有族人在民国初年以先祖母谥号为汉姓者,称庄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乌雅氏,亦称吴雅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乌延部,在金国时期称女真兀颜部,以部为氏,满语为Uya Hala,汉义“猪”,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乌喇(今吉林永吉)、德尔吉穆湖(今黑龙江虎林东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区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是满族、锡伯族众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多为吴氏、乌氏、穆氏、包氏、鲍氏、黄氏、邵氏、朱氏、牛氏、庄氏等。该支庄氏鼻祖为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皇帝)的妃子,笔帖式乌雅·灵寿之女,初入宫为常在,累进至琳贵妃,所生之子即著名的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贝勒爱新觉罗·奕詥、贝勒爱新觉罗·奕譓。到了清咸丰年间,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皇帝)尊其为皇考琳贵太妃,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尊其为皇祖琳皇贵太妃,在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逝世后,赐谥号为“庄顺皇贵妃”,其后有族人以先祖母谥号为汉姓者,称庄氏。庄顺皇贵妃的族人享恩三世,在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一朝(光绪年间)封三代,皆一品大员。
⑵.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满语为Tatara Hala,汉义“众多”,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部)、马察(今吉林浑
严济慈谈谈读书 严济慈读书主要靠自己。读书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听——看——用的发展...
鲤城区 开元街道: 梅峰、新春、华新、泉山、东北、东升、梅山、红梅、刺桐、西湖、 鲤中街道:西街井...
各位宗亲: 华夏庄严宗亲网在过去的一年里得到了各位宗亲的支持和帮助,在这里表示感谢,同时祝各位庄严...
隋唐以后,《庄子》内、外、杂篇之分。“皆依郭本”,逐渐固定下来。这样,这种划分是根据什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