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氏先贤——庄子传略

庄氏先贤——庄子传略

 庄子者,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人(今河南省商丘东北人)。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道家学派奠基者之一。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庄子出自破落的仕官家庭,少年读过私学。他生性聪敏,能言善辩,很受老师的赞赏。和他一起读书的学友惠施、曹商、宋玉,都相继为官为相,进入仕途。他却游楚越采古风,增长知识。后又私访魏、鲁、赵等国,得到魏王、鲁相、赵太子牟的欣赏,欲留他为官为相。卒性任真,鄙视官薪,被他拒绝。

庄周一生贫困、潦倒。他曾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去见魏王。为了生活,曾在蒙泽钓鱼,向监河侯借粟。门徒为他上山採葛麻和芦草,夫人织履,他挑草鞋在邑上出卖。庄周曾在蒙邑当过漆园小吏,名曰“漆园吏”。不久便辞官,隐居南华山。庄子一生潜心治学,知识渊博。楚威王闻庄周贤,派使者带重金厚礼,聘请他为相,被拒绝了。

庄子晚年在门徒和他夫人的敦促下开始写书。庄子着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书现存33篇,有庄子《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人认为庄子《内篇》是他自己所着,《外篇》和《杂篇》是他弟子根据庄子的思想整理而成。庄子书思想性深刻,想象力丰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有较高的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唐贤宗诏号《庄子》书为“南华真经”。

庄子是老子学说的继承者,和老子合称为“老庄”,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对后世的玄学、中国佛学乃至儒学都有较大的影响。

庄子和《庄子》书,是中国哲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古今中外作出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100位名人中,庄子名列 77位。中国人十大名人中,名列第二。世代称他为“文哲大师”,被誉为“百家之冠”。

<<:  庄氏鼻祖——楚庄王传略

>>:  庄氏渡台的创业祖先

《人间世》奥义——因应外境的“处世”论

弁言 “养生”续篇,群体处世   庄学“处世”论《人间世》,是庄学“人生”论《养生主》的续篇。两篇...

茶界名人——庄任

茶界名人——庄任 福建晋江人,1916年3月出生。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中国茶...

社團法人高雄市莊氏宗親會重陽敬老辦法

社團法人高雄市莊氏宗親會重陽敬老辦法 笫一條: 為加強發揚宗親敬老尊賢,敦親睦族之傳統美德,特訂定...

庄严蒋石朱源考

自古以来,庄、严、石、蒋、朱皆有三十房公及一本同源之说。1999年元旦,广东海丰县庄孝静、庄汉池等宗...

达生:以天合天无为畅达的自然人生

人类本为自然,无人能解说。但人类自有社会以来,就逐渐地脱离了自然本源,产生了许多自我困惑与苦难。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