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修 津門四書家 妙筆寫華章

“嚴修的字體既不學‘柳’也不學‘王’,是規規矩矩的‘文人字’,現在書法界稱他的書法特點為‘折卷派’,也就是公文寫作中,文人寫作最優秀的字體。”天津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崔錦介紹說,“嚴修是書法家中比較特殊的一位,除了書法俊逸瀟灑、嫵媚多姿外,更著名的是他對天津乃至全國教育的貢獻,書法家與教育家集于一身更符合他的稱謂。”



求字不收費  書法亦為朋
  嚴修曾經居住的地方早已不復存在,但西北角文昌宮西面的嚴翰林胡同曾經讓周圍的住戶感到無比驕傲。能與全國聞名的教育家做鄰居,誰不高興呢。
  嚴修的書房佈置得十分雅致,曾有文章這樣描述這座典雅的院落:書齋設在正門內二進西偏院,名曰“棗香書畫室”,以院中植有棗樹二株得名。室內東壁置書櫃,其旁陳設文房四寶,包括一些古硯、名墨。長屜內珍藏一些名家字畫。西壁窗旁懸一掛鐘,鐘旁懸一副木刻楹聯,上聯曰“小鳥枝頭亦朋友”,下聯曰“落花水面皆文章”。前窗設書案,案頭置臺燈供夜讀。後壁備簡易寢具,供午休或夜寢。室後有小門,經甬道直通藏書豐富的藏書樓“舊罩棚”大廳。大廳上額懸橫匾曰“十萬卷樓”。就在這座小院,嚴修每日除有事外出或迎接來賓外,終日閉門書齋,偶爾提筆為人書寫對聯或潑墨作畫,其餘時間,自清晨至夕陽下山,手不釋卷,而且他堅持每天記日記,生活十分規律。
  作為當時的著名人士,許多人都以得到嚴修的墨寶為榮耀。嚴修也與其他職業的書法家不同,他始終以辦教育為己任,從來沒有想到過賣字掙錢。所以,他給人寫字很少收取潤筆費,即使收取潤筆費也是象徵性地收取一兩塊錢。崔錦分析說,儘管嚴修位列四大書法家之名,但他的交往人士也是教育文化界人士居多,嚴修給他們寫的字肯定不會當做牌匾懸掛在家門口;而商人多喜歡顏真卿、王羲之等名家字體,以壯門面,故此,眾多商家鋪戶很少向嚴修求字。76歲的王守惇老先生回憶說,嚴修與自己的堂兄、天津著名的文人王守恂交往密切,當時嚴修給王家題寫了不少對聯,這些對聯造句用詞全部是嚴修自擬,從來不用現成句式。對聯用詞之工整,字體之優美,深得王家喜愛。

做官第一任  沒賺反賠錢
  嚴修23歲應順天鄉試,正考官徐桐對他的經藝卷擊節讚賞,高中舉人。轉年赴京應會試,又中進士。1886年4月授翰林院編修,8月正式入都供職,隨後又任會典館評校官等職,35歲時被外派任貴州學政(相當於現在的教育廳長)。
  一省的學政在當時也算是個肥差,不要說大肆收取孝敬、為人高中“排憂解難”,就是筆下一松,也可以得到不少好處。過去按照貴州慣例,補稟生一名,需交上費、封印等費銀10餘兩,貢生花費更多,貧寒之士有苦難言。嚴修到任後,明令革除:每到一地主持考試,力請府州降低供給,嚴禁隨員、家人索要受賄。因此,當他任滿還京時不僅未能因官致富,而且負債4000兩銀子。離黔之後,貴州學界為他立“去思碑”與“誓學碑”,稱他為“經師兼為人師”、“二百年無此文宗”。
  在貴州時,嚴修到各州縣考驗生員,瞭解當地文化教育情況,針對學用脫節、言行不一等“方今士習之蔽”,頒發勸學告示,提出“敦品勵學,講求實用”,並以此作為選科取士的標準。考試時一改舊規,考題策論重時務,令考生“暢所欲言,無所遜避”,並加考算學。優貢、拔貢的考選,不但進行筆答,他還親自面試,深入鄉裏察訪考生品德。同時,大膽變通書院舊法,仿照經世學堂改組學古書院,選拔優秀青年入學。學習課程除經學外,增設格致、算學等西方科技知識和英文,使之成為晚清貴州的第一所近代學校。

不願再為官  回家辦學校
  嚴范孫在學政任上深切感受到了封建科舉的弊端,尤其《馬關條約》簽訂之後,他深感不變革科舉,興學育才就是一句空話。1897年10月19日,他醞釀多日的《奏請設經濟特科折》上奏。梁啟超稱這篇奏摺為“戊戌變法之源點”。
  1898年4月,嚴修倡設“經濟特科”為封建頑固派所不悅,翰林院職務被免去,僅留編修虛銜。於是他便以“請假”為名回到天津,嚴修以其家私塾為基地,推進“西學”的傳播。
  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天津,在非常艱難的情況下,嚴范孫毅然站出來維持地方治安,同時千方百計發展地方教育。為了“教育救國”,1902年、1904年他兩次去日本考察。1902年11月27日,嚴範孫從日本回到天津,以更大的熱情興辦新式教育。這年冬,他創辦嚴氏女塾,先以其女兒、兒媳及近親好友之女為學生,除國文等課程外,還聘請日本女教師教授日文、唱歌、手工、織布。女塾的創辦,開天津風氣之先,被《大公報》稱為“女學振興之起點”。同時,他又擴大原設的兩齋塾學,改名為民立第一小學堂。這是天津正式小學之始。
  1903年,嚴修又籌設民立第二小學堂,並主持創辦官立小學堂3處。為提高小學教師素質,他還成立了師範講習所和教師研究所。1904年8月,嚴修在嚴館和王益孫家館基礎上,積極籌設成立中等學校,他多次與張伯苓等人討論校章程。不久即成立私立中學堂,後改名私立敬業中學堂,即著名的南開中學前身。當時校址仍在嚴宅,每月經費由嚴、王兩家平均負擔,張伯苓任監督(校長)。
  1905年,嚴修將天津校士館改為天津初級學堂,為天津、河間培養小學堂師資。同時,還籌設北洋師範學堂,專門招收直隸、山東、山西、河南以及東北等地學生,為中學堂和初級師範造就師資。僅1906年上半年,直隸各學堂學生就已達86652人。

啟蒙新教育  全國廣勸學
  1905年12月,清政府成立學部,作為統轄全國教育的正式行政機關,嚴修為右侍郎。嚴修到任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參與起草請頒“教育宗旨”的奏摺,正式提出了“全國之人,無人不學”的“普及教育”主張,提出了“尚公”、“尚武”、“尚實”,即道德教育、軍國民教育、實用教育等內容。他還參照自己在直隸的經驗,把勸學所向全國推行,並公佈了《教育會章程》。
  嚴修對天津新式教育的興起,起到了啟蒙與促進作用。對於全國教育界的影響,不能用建立一兩所學校的數量來衡量。崔錦告訴記者:“嚴修影響了全國教育界,許多外地教育界人士經常與他通信交流,懇請提出意見。即使當時的各地政要,像曾任江西督軍的李純也經常寫信向嚴修請教。”

開除請假生  收到抗議信
  記者在崔錦處看到了很多嚴修的來往書信。一張張通信信紙,記載了當年各地人士向嚴修請教的盛況,其中還有日本學者。一封特殊的來信,吸引了記者的目光:京畿第一初級師範學堂被開除的學生向嚴修“討還”公道的抗議信!
  寫這封匿名抗議信的學生沒有署名,僅以“某”來代替自己的姓名。開頭這名學生先舉了一番道理:曾經聽先生(嚴修)說君子待人以理不以氣,以德不以威,以寬恕不以苛刻,以仁慈不以忍狠。但先生為什麼卻要讓孟監督將我開除呢?
  原來,這是一個因為經常曠課被開除的學生寫來的。這名學生在信中為自己的曠課提出了辯解。他說:“我不來上課是早就請了假的,雖然與曠課一樣沒有上課,但性質是不一樣的。現在學校不考慮當時我請假的事實,卻只提嚴肅學校紀律,這樣太不通情達理了。這樣不清不白地被開除,我的臉面也沒了。希望學校考慮事實,不要開除我。”
  在四張信紙內,這名學生談古論今,極盡能言善辯之能事,但最後有沒有打動嚴修的心,就不得而知。“我的收藏中,沒有嚴修提及此事的信件,因此最終的結果也不清楚。”崔錦告訴記者。

資助周恩來  四年如一日
  1920年1月,在南開中學求學的周恩來指揮各校學生赴直隸省署向省長曹銳請願。曹推脫不見,並逮捕了周恩來等人。5個多月後,周恩來出獄,嚴修一如既往看重周恩來。他與張伯苓商量以他在南開設立的“嚴範孫獎學金”資助周恩來出國深造。10月,他給駐英國公使顧維鈞寫信,為周恩來介紹去英國留學。周恩來到達歐洲後,一直與嚴修書信往還,保持密切聯繫。嚴為資助周恩來,特在嚴家賬目上為周立了戶頭。除第1年的用款是他交給周支票帶走外,以後周恩來在歐洲的3年,都是他讓人轉寄的,每半年一次,準時不誤。
  由此不難看出,在這些對待學生的不同態度上,嚴修有不同的做法。而周恩來當年“闖的禍”,要比那位不知名的“某”生大得多。

<<:  严忌 严助 父子辞赋家 嘉兴日报 陆明

>>:  邵武南宋爱国诗人严羽

天水郡严氏宗谱

谱名: 天水郡严氏宗谱 责任者: 纂修 (清) 严肃 版本: 木活字本 出版地: 怀宁 出版者: ...

澳门庄严宗亲会宗旨

积极联络庄严宗亲感情,敦睦宗亲情谊,弘扬宗亲氏族文化、办好福利和社会慈善事业;加强与海内外各地庄严...

泉州山腰庄氏宗祠

泉州山腰庄氏宗祠,位于泉港区山腰镇锦山村,创自明代初年,为留孙公开基前蔡卜居之地。清朝嘉庆年间(1...

严姓在宋、元、明代及近两年的排行统计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按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关姓氏频率研究方法,从迄今为止所...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书评

刘笑敢<庄子>──书评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一九八七年出版了北大哲学系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