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的另一重要贡献

 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吕彦直(1894~1929),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鲜为人知的是,吕彦直的成长和严复(1854~1921)有着密切关系。

——编者

  严复在1896~1897年间译成《天演论》,而最早协助严复翻译和传

播《天演论》的是吕增祥。

  吕增祥善诗文,国学修养比严复还要深厚。严复12岁就开始接受西式教育,留学英国回来后,曾猛力补习国学。他给自己的译著提出了“信、雅、达”的要求。为此,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的过程中,经常请教吕增祥。1897年冬季,为便于商榷和修改《天演论》译本,严复干脆请吕增祥住到了自己家中。二人日夜相守,早晚切磋,不亦乐乎。

  为彰显吕增祥对《天演论》译本的贡献,在1901年富文书局本《赫胥黎天演论》的封面上,严复特意注明吕增祥的名字:“侯官严几道先生述《赫胥黎天演论》吕增祥署检”。

  严复与吕增祥志趣相投,互相敬慕,且比邻而居,二人的友谊和交往便自然地延伸到了儿女辈。吕增祥的二女儿吕静宜嫁与严复长子严伯玉。严复的二女儿严璆则是吕增祥的二子吕彦直的未婚妻。如此,严、吕两家有来有往,亲上加亲。

  1901年5月,吕增祥不幸因公殉职。严复视吕增祥的儿女如己出,主动安排吕家年幼的孩子读书学习和生活。其中,特别安排未满8岁的吕彦直随其长子严伯玉往巴黎读书。

  6年后,吕彦直随严伯玉回国后,又得到严复的关怀和鼓励,先是到北京五城学堂师从大翻译家林纾读书。后又报考刚刚开办的清华学堂(即日后的清华大学)。在清华毕业后又考到美国深造……

  吕彦直没有辜负严复的期望和栽培,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成长为中国近代优秀的建筑师,为中华民族设计和建造了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这两大巨构。

  吕彦直早年丧父是不幸的。然而,他能及时地得到严复的关怀和帮助,接受完备的现代教育,最终成材,却又是不幸中之万幸。严复无意中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位英才,这一贡献,当不亚于他翻译《天演论》。

<<:  严复思想研究的两条路径

>>:  严复仕途刍议

庄用宾与东岩禅寺

庄用宾,字君采,号方塘,晋江青阳人,明代进士,官浙江按察司佥事,于嘉靖年间,在青阳顶山主持建造东岩...

国务院公告: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国务院公告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

香港一洲集团董事长庄永竞

香港一洲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庄永竟,得知国内机电部12所在研制微波治癌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立即飞往北...

咸丰严氏丙戌祭祖典礼视频

2006年冬至咸丰严氏在龙洞严家祠堂举行隆重祭祖典礼。...

彰化县庄姓宗亲会第九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报导

彰化县庄姓宗亲会第九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报导 2007.12.1彰化县庄姓宗亲会在庄姓宗祠举行第九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