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氏族谱》,多希望有一天能有这么一套齐全的家谱。
小时候在镇上读小学,学校里跟我同姓的人一大堆,那时候我以为“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姓,可是到外面念书后才发现,不是这样。初中开始到外地念书,班上便再也没有跟我同姓的同学。这才发现,原来我的姓竟是这么稀罕。
可是为什么在我的家乡——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坂上镇,姓庄的人却那么多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不可能有人告诉我了。庄氏一族的老人都已经不在了,其实或许该这么说,姓庄的似乎活的都不是特别长,没有人知晓全部的历史,族里也没出过什么大富大贵的人物。这也是为什么坂上三大姓之一的庄氏居然无一人想到重修族谱。
老爸说我当年我上的幼儿园那块地方曾经是我们家的祠堂,据说庄氏的祠堂在我们这个小镇上一共有三个,可见庄氏一族人员众多。
今天要不是有位伯伯说起了他们家族的家谱我也许永远都不会真正去关心这个问题。
还真蛮意外的,这位伯伯姓包,提起这个姓难免会把它跟包拯包青天联想在一起,通常人们在碰到与自己同姓的人时总喜欢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之类的话,其实一点都没错。这位伯伯还真是包拯的第27代子孙,包拯是安徽人,有三个儿子,宋末的时候有个儿子在横山桥当官,后来死在那里,他的坟现在已经在一个祠堂里了,那块墓志铭证实了他的身份。这位伯伯的弟弟是我爸爸的老朋友,他侄女和我是发小,原来身边竟然有着如此有历史的人。不禁感慨,你有没有问过你身边的人的家史呢?说不定,你身边随便一个人居然是某位你很崇拜的历史人物的子孙后代。
话说回来,我曾经查过关于庄姓的由来,可是资料不多,究竟是真是假没人知道。如果有人知道的话我很乐意听听看。一块地方,有着这么多同姓的人聚居,一定是有某个历史渊源的,只是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去查。
修一本家谱貌似要很多钱,看来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我忽然突发奇想,既然没有人愿意做这个事情,那么,我来做会怎么样呢?老爸说我傻了。我就知道他会这么想。可是家族史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文献,对于姓这个姓的人却是很有意义的,中国有句老话不是说做人不能忘本吗?连“本”都不了解的人何来“忘”呢?不去管别人的想法,至少我认为修族谱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的祖先是谁?他们都做过些什么事?为什么会在这里定居?我很想知道。
希望有那么一天,我能靠我的力量来完成这件事。
以下是我查到的一些资料,有兴趣的人可以来看下:
庄姓在全国是个分布不均的姓氏,在北方极少,在闽、粤、台却是大姓。在常州,庄姓有1.2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62%,排列第35位。
庄姓起源有二:一出自芈姓,春秋时楚国君王芈旅去世后,谥号“庄”,后世以谥号为姓,为楚国庄氏;二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国国君名武庄,其后人以祖上字为姓。庄姓形成后,曾于汉代出现一次易姓,汉明帝名刘庄,庄姓因避讳改为严姓。魏晋时有一部分复姓庄,故有“庄严一家”之说。庄姓望族初居于天水郡、会稽郡、东海郡。
唐代以前,常州是否有庄姓,待考。宋熙宁三年(1070),晋陵人庄谊为常州庄姓第一名进士。据现有的府县志及庄氏谱牒史料记载,常州古代有四支庄姓迁入,数百年来,已形成常州庄姓望族。
最早迁入常州的庄姓,是“晋陵愿贤堂庄氏”。始迁祖庄埙,字用和。他在北宋末年,宗室南渡时,于靖康二年(1127)自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徙居常州,任晋陵县教谕,后避居永胜东乡大刘寺,即今坂上中学所在地。嗣后子孙散居常州城乡数十处,其聚居地主要有:郡东丰北(今横山周围)、茅堰(今礼嘉秦巷村)、漕桥、于家塘(今礼嘉于家村)、杜墅、漳湟里(今属前黄)、郡城椿桂坊、南直街等地庄姓为其后裔,此族庄姓迁常已有870余年,后派已衍至三十五世,至今族人约有5000余人。
《毗陵庄氏宗谱》25卷1926年铅印本第二支迁入常州的庄姓,是“江阴诒谷堂庄氏”,其始迁祖庄迪,南宋初扈驾南渡,自淮右奉阴迁居江阴桐里,后世分居江阴之云亭、璜塘、月城。约于宋末元初,有庄姓子孙移居常州东乡芙蓉圩、焦溪、三河口等地。其中一部分子孙又迁居常州城内。
第三支迁入常州的庄姓是“武进追远堂庄氏”,其先世居凤阳,始祖庄槐。槐三世孙庄茂偕子庄铉等族人于元末明初之际,徙居常郡西太和观后(今武进厚余观后村),为迁武进始祖。今居于厚余、卜弋、湟里等地庄姓为其后裔。在明清之间,此族庄姓又有子孙迁居无锡、湘潭、辽阳等地。1932年第11次续修宗谱时,迁居外省市的庄姓子孙仍旧归宗续谱,不忘先祖故土。
第四支迁居常州的庄姓一世祖是庄秀九。据《毗陵庄氏宗谱》载,其先世居凤阳,庄邦一在宋元年间(1086—1094)自镇江府徙居金坛县西门第八都观庄,至第八世孙秀九,随父兄贸易于常州,为城西大有乡佘泽(今武进嘉泽)蒋太公所赏识,“吾有弱息,愿奉箕帚,委禽而入赘焉”。遂以女妻之,居于佘泽之西北横堰,即今嘉泽横堰村地。传四世,有玄孙庄鹤溪,明弘治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参政,晚年移居郡城浮桥(今小河沿南首)。明庄起元、清庄存与、庄培因、庄述祖、庄蕴宽等皆出于此族。640余年来,此族庄姓子孙昌盛,人丁兴旺,已蔚为大族,至今已繁衍至二十六世。由于科举入仕者众多,分居支派数十支,居于郡城有:第八世庄鹤坡居济美堂(今早科坊东)。城内世科坊庄氏“丹桂联芳”石牌坊画像清初常州府建造第九世讳起元,在织机坊并排建筑芳晖、济美、星聚、维祺等堂、济美堂自住,后传给子应绍、子庄应德住芳晖堂,此处原有池塘、竹园,今早科坊中段有小巷名池塘沿地名即出于此,民国初在此宅开办常州最早的女子中学芳晖女中,至今仍有庄姓子孙居住。庄恒在明代建星聚堂宅,其地在今瞿秋白纪念馆对面,九皋楼、明代门楼等已毁。早年秋白家无处栖身,通过祖母庄氏(第十七世庄士全之女)而迁居九皋楼并就读楼前庄氏塾馆。子庄应会,明崇祯元年(1628)传胪,官至刑部侍郎,居维祺堂(应会中传胪后改名传胪里,在今良茂大厦斜对面),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仍有庄氏后人居住。寿南堂宅在新街巷,为第十一世孙庄镐宅第。第十二世庄令翼建伦誉堂宅在觅渡桥北。宝砚堂宅(又名状元第)、二知堂宅(觅渡桥小学)、洗马桥宅(县学街北)、听彝堂宅(琢初桥南)、一堰堂宅(察院弄民元里)、赐瓯堂宅(杨柳巷内)、保贻堂宅(娑罗巷内)、培源堂宅(马山埠)、麻巷宅第、县学宅第、观子巷宅第、贞和堂宅(青果巷)、三省堂宅(东门花桥),以上诸地皆为庄姓在明、清两朝所建或所居,也是庄姓在郡城的聚居处。
明清两朝数百年间,此族庄姓分居武进乡间的有:观后、茅堰、嘉泽、夏溪、厚泽、九渎、大墩、青墩(在今嘉泽、厚余、夏溪境)。因经商贸易、从政为官、从军戍边而居于他省市的有:宜兴官村、江阴云亭、苏州居元桥、嘉兴北门秋泾桥、镇江、杭州、直隶宝坻县、北通州、榆林县、卫辉县、顺天大兴县、西安府黑龙巷、浙江石门县、甘肃临夏府城等地。值得一提的是,此族有两支迁入上海,一支为庄景阳在明代先迁昆山。后居于嘉定黄姑湾,上海许多庄姓名人出自此支;另一支在清初迁入奉贤县盛家厍,开设花米行,并以此发家,遂渐为当地富户大族,地名亦改为庄家行,即今上海著名的庄行镇,至今仍为上海地区庄姓最大聚居地,《上海志》有载。
与庄姓有关的地名、遗迹有64处。城区有庄家场、庄头村、庄基上,夏溪有庄上,芙蓉有庄里,卜弋有庄巷,牛塘有庄桥,三井有庄只村,成章有庄汉墩村,小河有庄房埭村,坂上有庄黄塘村。
江南望族——毗陵庄氏
毗陵庄氏为明清时期江南著名望族,康熙年间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熙说:“大江以南,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毗陵庄氏家世尤盛。”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在其史学力作《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中更是赞道:“晚明时期,庄氏家族迅速崛起,……在常州的声望和影响超过唐家。……到清代声望显赫,几乎成了进士‘生产工厂’。”毗陵庄氏,其世泽之绵长、功名之显赫、学问之宏深、道德之崇尚,名人之辈出,府第之辉煌,六者集于一族,是世所罕见的。
一、源出漆园的庄子后裔
毗陵庄氏源自安徽凤阳。庄子所居蒙地、所仕漆园、所游濠水均为旧时凤阳府所辖。凤阳为庄子故里。此说不仅为古人认可,也为当今最新研究成果所证实。毗陵庄氏因源自凤阳,故认庄子为宗族始祖。龚自珍在《诰授资政大夫礼部左侍郎庄公神道碑铭》中亦称:“大儒庄君,讳存与,江南武进人也。……周时有仕为漆园吏著书内外篇者,其祖也!”
毗陵庄氏家族流徙过程为“凤阳——镇江——金坛——毗陵”。
毗陵庄氏始迁祖为秀九公。秀九的曾祖庄必强,字守长,号义亭,又字弱翁,宋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己丑科贾安宅榜进士,先后任常州知府和翰林学士。《金坛县志》卷七选举志:“宋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庄必强,字弱翁,调兰溪县尉,历祠部右司郎中,知常州,终朝大夫。品行端粹,历仕有声,今金坛武进庄氏皆其系。”
秀九徙常,定居武进佘宅桥(嘉泽)横堰村,其时为元末至正年间。秀九生子名林,林生二子,长子名斌,为郡城庄氏始分祖,后裔散居嘉泽、夏溪、湟里、东安、常州西门织机坊和东门马山埠;次子名敬,为淹城庄氏始分祖,后裔散居武进淹城、湖塘、丫河、白荡、新沟、马家桥、塘门桥、溧阳戴埠、宜兴周铁桥等地。随着年代久远,部分后裔已经流徙散播于海内外。
以元末徙常的秀九为始祖的毗陵庄氏,至今已繁衍至二十四世。
二、功名鼎盛的江南望族
明清之间,常州名门望族芸芸丛生,诸如唐家、杨家、吕家、恽家、赵家、刘家、钱家、盛家、瞿家。在这些家族当中,论及科名之盛,庄氏尤为著称。艾尔曼说:“在16到19世纪间,常州的庄氏宗族发展为一个强大的亲属组织,其势力包括在地方上的高度社会声望,在全国政治上相当程度的政治影响力,以及书香世家的学术名声。例如清朝时庄氏宗族共有29人考取进士,其中11人在三年一度的北京殿试上表现优异,因此立即进入了翰林院,直接协助皇帝的日常政务。”
秀九徙常,以务农经商为本,然传至第四世庄 ,考中明弘治九年丙辰科进士之后,毗陵庄氏子弟渐以求取功名为奋斗目标。再传至第八世庄起元和庄廷臣同祖兄弟,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双双考中进士,分别徙居常州郡城西门织机坊和东门马山埠,人称“西庄”和“东庄”,从此家声大振,一发而不可收,累世科甲,门庭煊赫。从万历年间第八世到光绪年间第二十世,代代甲乙榜上有名,共出状元1名(庄培因,第十二世)、榜眼1名(庄存与,第十二世)、传胪1名(庄应会,第九世),进士35名,举人82名,贡生54名,太学生难以计数。特别是康熙乾隆年间的第十二世和第十三世,庄氏科名达到鼎盛时期,出举人、进士达30人之多,其中不乏兄弟鼎甲、兄弟会魁、兄弟三进士、七世十九进士等殊荣。
庄氏家族受朝廷覃恩晋封为大夫、配偶晋封为夫人等诰敕者计214人次。
康熙、乾隆皇帝南巡,曾八次召试毗陵庄氏子弟,钦取录用,赐以功名,授以官职,恩赏内缎荷包。
庄氏子弟宦迹遍布天下,上至朝廷,下至县令,省府县级官员以百计数。
庄氏门生亦遍布天下。庄氏子弟担任会试总裁1人(乾隆辛卯恩科,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第十二世庄存与),乡试主考12人次,因此毗陵庄氏门墙高峻,桃李灿烂,大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恢弘气度,令无数士子肃然起敬,心向神往。
毗陵庄氏因为官清廉,功绩卓著,颇受百姓拥戴,朝廷宠幸。许多地方建有庄公祠,郡城建有庄氏三贤祠,西内直街(今西瀛里)建有“世科第”牌坊和“兄弟翰林”牌坊。“世科第”牌坊为庄氏被褒者自庄 至庄清华计104人而立;“兄弟翰林”牌坊为庄应会、庄冋生、庄朝生父子3人而立,以“表庄氏科名之盛,为一代观瞻之情”。
这个家族与朝中权贵、地方名门如状元杨廷鉴、吕宫、赵熊诏、钱维城,以及唐顺之、刘纶、赵翼、洪亮吉、盛宣怀、瞿秋白之上祖等家均有姻亲关系,如:第五世庄齐之女适唐顺之(嘉靖乙丑会元、巡抚凤阳佥都御史);第十二世培因配长洲彭氏(雍正丁未会元、状元,兵部尚书启丰女);第十五世毓莹三女德华适盛宣怀(邮传部尚书)。据庄氏族谱所录姻娅,官职内则揆辅卿寺翰詹科道,外则督抚藩臬专阃总戎者,有125家之多。亲朋中著名者尚有恽南田、沈德潜、袁枚、赵怀玉、恽敬、张惠言、李兆洛、刘逢禄、龚自珍等人,几乎囊括当时江南名流。
三、誉满天下的书香门第
这个家族既是官宦人家,又是书香门第,不少子弟热衷收藏图书,研究学问,绘画篆刻,著书立说。据不完全统计,自明至清,有著作传世者有九十人之多,遗有著作四百余部。其中许多人还是经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
第十二世庄存与(1719—1788),清代著名经学大师,常州学派的开创者。字方耕,号养恬。乾隆十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侍读学士、湖北与浙江乡试主考官、乾隆辛卯恩科会试总裁、湖南、顺天和河南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精通六经,尤长于《春秋》。提倡今文经学,发挥《公羊传》,宣扬《春秋》中的“微言大义”。所撰《春秋正辞》,是常州学派的第一部著作。所著各书,后人汇为《味经斋遗书》。其学术思想提倡改良,对清代改良主义前驱思想家龚自珍和魏源,乃至康梁变法均有深刻的影响。
艾尔曼说: “谁是庄存与?在接受了魏源和龚自珍代表19世纪中国的改革精神之说法的史学家笔下,他通常会在注脚里被提上一笔。谁是刘逢禄?在历史叙述里,他通常只是魏源和龚自珍的老师。然而,若是细读常州庄家与刘家的历史档案、家谱和手稿,学者自会感到一阵晕眩。庄存与和刘逢禄站在帝国晚期政治世界的舞台中心,相较之下,魏源和龚自珍乃是边缘角色。” 通过研究,艾尔曼发现,早在乾隆年代,大学士庄存与和乾隆的宠臣和珅之间的对立竟然是今文经学再度复兴的关键因素。因此他主张从“清代今文经学的线性历史叙事的固有偏见”中解放出来,以“开端代替终结”,即从“康梁”转向“庄刘”,充分估量庄存与、刘逢禄在18世纪今文经学勃兴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起于庄存与,中经其侄庄述祖传衍,至其外孙刘逢禄、宋翔风而始显的常州庄氏学,已成为史学界日益引起重视的研究对象。
毗陵庄氏家学上承东林党人和唐荆川,下启魏源、龚自珍、 康有为、梁启超,倡经世致用之说,行社会改良之风,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重大的推进作用。
四、笃信礼教的忠烈人家
毗陵庄氏家族自第四世庄 抗争宦竖刘瑾,上疏乞休归隐以来,即以忠良传家,世代恪守,临危不苟,坚贞不移。
第四世庄 ,字诚之,弘治进士。出任宝坻县令时,外戚与宦官狼狈为奸,强盗及歹徒纵横遍野,庄 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扶正祛邪,县境迅速得以整肃。
第八世庄廷臣,字龙祥,万历进士。出任永嘉县令,有惠政,称天下清廉第一。历江西、湖广、浙江、广东四省观察。其分守郧阳时,时魏忠贤专权,天下屈其淫威,遍建其生祠, 郧阳官绅亦步亦趋,被庄廷臣独力反对而未建成。魏阉倒台后,廷臣因此晋升湖广左藩。
第十世庄保生,字尔定,恩贡生。生而颖异,爱好读书,少有大志,祖父起元每见其文,辄指示其父曰:“此子出语忠孝,至性异人,非章句士也!”十八岁中秀才,时见内外交讧,国事日非,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常州沦陷后,保生承欢父母膝下,而故国沧桑之感,父子同心,经常相视泣下。朝夕与志士仁人相处,相与把臂论心,慷慨激昂,共谈天下事。恰逢有客自云南来,以蜡丸诏诏诸义士,保生遂深相结定盟。盟既定,寻求起义机会,但不久事情泄露。癸巳闰六月二十三日,清廷逮捕保生,保生长跪辞别其父曰:“儿不孝,素奉教于大人,以有今日之事。儿生死未可知然,为国而死,死分也!愿大人勿以为念。” 保生数子俱幼稚,牵衣悲恸,保生挥去不顾。既而嘱咐曰:“汝兄弟善读书,且善事大父,吾愿足矣!”至金陵,当事者审问其状,且说:“若辈何恃而出此,今亦悔否?” 保生厉声曰:“吾家世受国恩,誓以死报国,岂有悔乎?”朝夕抗言危论,或作为诗歌以舒其悲愤。守者环甲露刃状狰狞,穷日夜不少瞬,顾视之,蔑如也。竟以是冬十一月二十八日同日死义。《毗陵庄氏族谱》中族人撰文赞曰:“尔定公(保生)忠于有明,虽牺牲一身,其荣誉实为吾全族冠。”其事迹亦可见《武进县志·忠节传》。
毗陵庄氏于明清两代入祀名宦祠者5人,乡贤祠者4人,孝悌祠者1人,昭忠祠者3人,忠义祠者117人,节烈祠者102人,节孝祠者110人。特别是在咸丰庚申年间太平军攻陷常州城时,城内庄氏殉难者男性有94人,女性有101人,其中除不屈而被杀者,大都为城陷之时仰药、投水、上吊、自戕而死者。城外庄氏殉难者亦为数不少。
五、人才辈出的世代名门
毗陵庄氏名人记载于国志、省志、府志、县志和各种典籍的不乏其人,如载于清代《国史列传》的有“庄存与列传”;《大清一统志传》的有庄应会、庄应诏;载于《常州府志》的有庄 、庄廷臣、庄起元;载于武进、阳湖县志中“忠节传”的有庄保生、庄缤澍2人;“宦绩传”的有庄令翼等20人;“儒林传”的有庄述祖等3人;“文学传”的有庄冋生等12人;“孝友传”的有庄京生、庄炳芝2人;“艺术传”的有庄宝书、庄存2人;“方外传”的有庄超盛1人;“贤淑传”的有唐顺之妻庄氏等4人;“贤孝传”的有汤雄业妻庄氏1人;“贞孝传”的有庄有筠女等2人;“节孝传”的有刘学逊妻庄氏等2人;“才媛传”的有庄盘珠等4人。《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年版)收录毗陵庄氏名人庄一夔等18人。儒学大师刘逢禄《集岁暮怀人诗》小序云:“敦行孝友,励志贞白,吾不如庄传永;思通造化,学究皇坟,吾不如庄珍艺”,以此足见庄氏家族人才之盛,造诣之深。
毗陵庄氏历代名人还有:
庄培因(1733—1769),第十二世,乾隆十九年状元,官至侍讲学士。《贡举考略》云:“乾隆十九年甲戌科状元庄培因素负才华,其兄存与中乙丑榜眼,培因调以诗云:‘他年令弟魁天下,始信人间有宋祁’,后十年果登榜首。”庄培因侍从皇帝出巡时,在行帐中书写奏章等,紧迫时往往不凭几案,手执一匣,振笔疾书,写得和平常同样工整,是功底很深的书法高手。因遭父丧,哀恸过度而绝,时人惋称“文孝状元”,遗著有《虚一斋集》五卷。
庄清华(1855—1941),第十六世,盛宣怀妻舅,光绪二十年举人,历充山西太原法政学堂提调,模范监狱庶务长,陆军监狱监长,劝业道署邮传科科长,江淮赈捐局会办,正太铁路货捐局总办,山西太原电报兼电话局总办,南京、苏州电报局长,兼甘肃电政监督,上海轮船招商总局董事。获四等嘉禾章,财政部四等爱国徽章,交通部二等一级奖章,诰授朝议大夫,覃恩二品封典,诰封通奉大夫。晚年寓居上海,有著作若干卷。
庄庚良(1839—1917)第十八世,著名书法家。历任辰州、桂阳、岳州、宝庆等地知府。后任湖南按察使、湖南布政使。政绩斐然,后告老还乡,闭门读书,书法造诣极深。
庄启(1882—1960)第十九世,早年留学比利时,回国后在常州创办电话局,后任江苏省立第一电话局局长、南京电话电灯厂总工程师。在民国八年赴西欧考察教育。曾任外交公职,着有《战后欧游见闻记》。回国后,任武进县实业局局长,测绘全县地图,编辑《武进年鉴》。先后任芳晖女中、武进中学、正衡中学、贫儿院校董,商会特董,创办武进教育研究社、壬午化学研究所。建国后,曾任常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第一、二、三届市政协委员。
庄蕴宽(1867—1932)第二十世,曾任梧州知府、太平思顺兵备道兼龙州边防督办。后在桂林创办陆军学堂、东渡日本考察,回国训练新军。因同情革命,与孙中山来往,曾亲自帮助黄兴脱险。民国元年,任江苏都督。民国三年起任北洋政府肃政厅都肃政史等职。因上书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遭到报复,避居天津。袁死后,任审计院院长、故宫博物院董事等职。后任《江苏通志》总纂。他热心教育事业。青年时代在家乡先后参与创办冠英两等小学堂和粹化女校。
庄逢甘(1925— ),第二十世,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空气动力学家,解放军中将。现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长期进行导弹、火箭、载人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研究,在大型风洞设计与建造、冲压发动机试车台的设计与建设、运载工具的气动研究试验、非定常旋涡主导的空气动力学、计算流体学研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庄逢辰(1932— )第二十世,庄逢甘弟,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发动机和工程热物理学家,解放军少将。现任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教授。创立了液体推进剂高压蒸发模型,提出了自燃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燃烧过程计算综合模型。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我国火箭、飞船发动机研制做出重要贡献。
庄泽宣(1895一?)第二十世,著名教育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历任北京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心理学教授,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主任,浙江大学教育系教授,广西大学文学院院长。抗战胜利后赴美国,50年代病逝于新加坡。著有《教育概论》、《西洋教育制度之演进及其背景》等数十部著作。
庄权(1896—1956)第廿一世,字巽行。早年就读于冠英小学。民国九年赴德留学。回国后,在沈阳、上海、汉阳等地兵工厂任职。抗战爆发后,主持炮兵技术研究处工作,曾去东欧试制野战炮。民国三十四年为东北区兵工厂接受委员会主任委员。建国前夕,迁居上海经营企业。建国后一度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后任上海科学仪器馆总经理。
庄曾渊(1939— )第十八世,著名眼科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眼科医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庄孔韶( 1946-- )第廿二世。新中国第一个民族学(人类学)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和人类学系博士后研究、访问教授和访问学者(1990-1994)。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这个家族还有许多子孙散居海外、北京、上海等地,事业上多有建树。
六、甲第联翩的阀阅巨宅
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榜,秀九八世孙起元、廷臣同祖兄弟同榜考中进士,遂正式定居常州城内,起元住西门织机坊,廷臣住东门马山埠,大规模建造宅第,起元四子的豪宅自西向东分别为芳晖堂、济美堂、星聚堂、维祺堂(传胪第)。据《毗陵庄氏族谱》记载:“太仆公始建济美堂,即而芳晖堂、星聚堂、相继营建。甲第连甍,高楼叠峙,谷神公、声鹤公、素鹤公遂分宅而居。今之大宗祠宇旧传为二鹤公居宅,则更交衢阀阅,父子异宫,命士之荣,内则之备,斯为盛矣。迨后瑞鹤公即居济美堂,盖昆弟中惟瑞鹤公最少,瞻依乔荫,怜爱特殊,簪笏承家,缥缃世守,以少子而居初构之堂,亦同气而萃,鸣珂之里,可想见当时景象云。”
芳晖堂,第八世庄起元所建,其长子庄应德居住。内有翠萝深处、书屋、池塘、竹园,坐落郡城织机坊。基址五亩九分一厘七毫六丝四忽。坐南向北,在济美堂之西。原屋计六进, “芳晖堂”额三字较大于济美堂额,正书坚整,具率更法,厅事崇高,仰而视之,兀然透辟。又有“成志堂”额,刘国安书。
济美堂,第八世庄起元建造,与五子庄应诏共同居住。内有养真斋书屋,坐落郡城织机坊,坐南向北,基址五亩七厘八毫。原屋计五进。门前有“天宠世承”额、“词林振翮”额,昔皆朱漆金书。而济美堂二门上楣向内有“祖孙父子叔侄兄弟进士”十字额。
星聚堂亦庄起元所建,其三子庄恒居住。内有九皋楼,九皋楼是座转楼,上下共十间,中间六间为正楼,两旁称做厢楼,正楼和厢楼之间有用石板铺面的天井,坐落郡城织机坊。坐南向北,在济美堂之东。原房屋计五进。星聚堂二门上楣向内有“五侯家”三字额,陈翼飞书,以诡异取胜。盖庄恒昆弟五人皆以侯为字,而庄恒适字五侯,故借用以题门额。其中有庄氏塾馆(瞿秋白童年读书处)。
维祺堂(传胪第)亦庄起元所建,其四子庄应会居住。后庄应会以崇祯戊辰二甲传胪遂改为传胪第,坐落郡城织机坊。坐南向北,基址四亩五分五厘。在星聚堂之东。原房屋计九进。东弄自前门至后门约三十余丈。
宝砚堂为第八世庄廷臣所建,后十二世庄培因以乾隆甲戌一甲一名及第,遂称状元第。内有启裕堂、循陔堂、慎余堂、赐砚堂、薇晖堂,各院落并花园,坐落郡城阳湖县署西街,成全巷东首。坐北向南,基址十四亩四分一毫八丝三忽。又门前场地照墙水码头。宅分中、东、西三路,原屋一百余间。
庄氏其他府第尚有:星聚堂后宅、寿南堂、纶誉堂、二知堂、 赐瓯堂、洗马桥宅、 听彝堂、一篑草堂、保诒堂、保诒堂娑罗巷南分宅、小山堂、麻巷宅、培源堂、三省堂、县学旁宅、观子巷宅、敦睦堂、存雅堂、欢喜坚固室。
因庄氏府第覆盖常州全城厢,故被称为“庄半城”。
组委会安排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 恳亲会迎宾团队 香港庄严宗亲总会 ...
凤凰网财经讯 2010年11月10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经济治...
昨天晚上(5月28日)九点半,上砂网工作人员抵达北京,将第一时间报导北京庄则栋先生书法习作展开幕的...
忠孝家族厚德传万代,昆仲抗倭英名耀千秋。昨日上午,明朝进士庄用宾陵园重修工程竣工庆典在晋江磁灶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