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一俊,字君斐,号八石山人,晋江青阳人,明朝嘉靖四年(1525年)举人亚魁、己丑(1529)八年考中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山西主考、擢吏部验封司员外郎,升浙江布政司左参议,里人尊称为“吏部天官”。 一俊为官精强其职、刚正不阿、廉洁奉公、文行兼优,在泉州诸山水名胜留下大量诗词墨迹,载入《晋江县志》,名列“文苑”。
庄一俊之童年
《青阳庄氏世谱》载,庄一俊父名庄旺,字德孚,号南田,以子贵诰封吏部承德郎。庄家乃青阳庄氏书香世家,庄旺是青阳庄氏四世祖字阳山号裕斋先生之六世孙。庄一俊为青阳庄氏十一世裔孙。
庄一俊母亲姓陈,晋江一都锦安(今苏安)人,名玉女,据《苏安陈氏家谱》载,苏安陈氏为五代泉州平海节度使陈洪进之后裔,一俊之外祖父名陈距,为苏安陈氏十四世,当地望族,一俊之外祖母唐氏,生有五子两女。玉女为陈家次女,自幼聪颖敏慧有见识,深得父母和族亲疼爱。她嫁到青阳庄家后,常带小儿子一俊回苏安省亲拜佛。传说中,一俊自小就有“贵气”,一次一俊在跪拜苏安乡里的挡境神时,庙里的立地大香炉竟然后退七块砖之远,他拜完起身后,香炉才返回原位,外祖家人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大富大贵,做大官,所以连乡里挡境神都以礼相待。
此则神奇传说虽无从稽考,但从中体现出苏安乡亲对这位外甥和其母亲的尊重,并引以为荣。
庄一俊之少年
其兄庄一道,字君用,号榕崖。修德在家,慕义敦厚,载入《晋江县志》,名列“笃行”。一俊早年家贫,靠其兄庄一道一力操持家事,供他就学。一俊少时读书于草庵,为读书草庵的明贤十八士子之一。
庄一俊之为官
明嘉靖己丑(1529年)考中进士,任户部主事达十年之久,曾一度往山西任主考,所取中的都是有名的士人。后又调任验封司员外郎,办事每严守章程,不肯徇私。
明朝嘉靖十一年九月,当时任尚书的汪宏违制办事,被庄一俊抵制,因此怀恨在心,找了一个借口,一俊于年底被“以他事”诬告“下诏狱”。一俊不服,乘嘉靖皇帝正月初一巡视监狱之机,庄一俊在狱中上书为自己辩白,“帝奇之”,由此说动了嘉靖皇帝,方得无罪释放出狱,改任南京兵部。
一俊下诏狱时间虽短,但已波及父母和家庭,且因路途遥远,音信难达,祸患时间长达数月,其母陈氏不堪这场天降横祸之打击,一病不起,于嘉靖十二(1553年)六月廿二日离世,享年62岁,葬于晋江一都(今磁灶俞公山)滨山之原。一俊改调南京兵部,到任后闻此噩耗,遂返乡丁忧。
后来,庄一俊外放为浙江参议,上任时,浙江正值旱蝗灾害大作,他大力组织赈济,使百姓得以渡过荒年。浙江有海寇占据海岛为乱,庄一俊亲率官兵前往讨平。只为他性格耿直,不善逢迎上司,巡抚竟以他喜游山水,耽好诗文为借口罢了他的官。
庄一俊之为乡里
庄一俊居家,以建书馆延师督子侄力学办事。嘉靖三十七年,倭寇肆掠于东南沿海,觊觎泉州城。庄一俊上书京师,请求下拨军费兵饷,并组织民兵,以备守卫。他亲自设计规划防御工事的建筑,并亲自参与挖士搬石。在他激励下,守城军民士气更加高昂,倭寇见守卫严密,不敢来犯。
庄一俊之诗文
庄一俊做官只做到从四品,但他的诗、文、书法的名气天下闻名。
他的文章效法古文大家韩愈,与当代名士唐顺之并名,他为人倜傥不羁,精善诗书,有诗文集传世。擅长写诗,时人称他为谪仙,他也自号初仙,其为人不挠不羁,斗酒百篇真和诗仙李白一样。他曾写诗自况:“一春中酒非关病,半日无诗便觉衰。”他好写大字,在浙江时,经常游天台山,每往总有两人带着一斗墨汁跟随,见了山间奇石峭岩,就“题墨淋漓,投笔大笑。”曾登泉州清源山,酒后兴发,见侍酒童子长发可为笔,便令他背岩而立,握其发蘸墨大书“清源洞”三字于岩壁,旁署“天台学道山人”,字如龙攫蛇腾之状,至今悬洞门,为后人传为美谈。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中秋,庄一俊游览清源山弥陀岩和巢云岩等胜迹,题刻“泉窟”、“招饮径”。清源山赐恩岩畔的“开闽许氏宗祠”大门有他亲题的对联:
“华族云礽,昭代更题新额;
青山恩赐,唐时已得旧名。”
庄一俊在其<<过东湖莲花犹开>>一诗中这样写道:
“来往东湖半里程,田家几处不知名。
客惊落叶城中下,人在荷花水上行。
八月风光翻夏赏,一年景象报秋成。
登临不觉停骖久,好听前村长笛声。”
他著有《八石山堂诗稿》二十八卷、《八石山堂文集》及《咏史诗序评》等作品传世。
庄一俊之母的风水墓葬
2003年时有晋江磁灶镇苏安村几位陈姓老人带着族谱前来青阳庄氏家庙,寻访其500多年前嫁到青阳庄家,为明代“吏部天官”庄一俊之母亲的后裔,报称470 年前葬于磁灶苏安村村前石镜山左侧的“庄厝姑”之墓尚存,即在今磁灶俞公山(俞大猷墓葬所在地,故称俞公山)。
笔者踏访了磁灶苏安村,只见梅溪水沿着石镜山(俞公山)、卧牛山弯绕而过,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的“都督墓”,就坐落在石镜山右侧,左侧就是明代吏部天官、泉州名仕庄一俊之母“庄厝姑”墓,山对面有苏安村陈氏祠堂、庙宇,其地有着独特的综合风景的优势,非常适合建成一道生态景观。
综观该墓主体为双圹石构式,墓碑、墓桌、墓盖保存完好,均为整体石构件。因修水利、垦荒耕作。墓埕及墓后构筑已无存,但层次、轮廓可辨,四野宽阔。墓碑呈“凸”字形,高近1米,底宽1。7米,碑面阴刻“青阳庄公墓”五个字及沿边环线。该墓背倚石镜山,左侧诸石环护,有“石狮满铁甲”之传说,墓前不远有弯绕而来的梅溪平流而过,亦有面朝“八卦水”之说,一座小石桥横跨梅溪而过。
据传说,陈玉女小时候就知道梅溪山坡这块风水宝地,一次,其父亲逗女儿说:“长大出嫁时,要什么嫁妆都给你。”小玉女回答说,就要这块风水宝地,其父亲就笑允了。因此,她在次子顿遭祸患,自己落难卧病不起,刚落成不久的“天官第”也被其十岁长孙“与人赌博赢去”的多重打击下,深感祸不单行、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就与娘家前来探望的亲属回忆起当年父亲的笑谈之事,并获得娘家亲属的全力支持,商议待她百年后,就葬于梅溪滨山之原(晋江一都苏安石镜山),当时因一俊的父亲庄旺尚健在, 29年后(嘉靖四十一年)庄旺去世时,又另选择罗山后库明心寺旁的墓地,所以苏安双圹墓只葬“庄厝姑”,墓碑也一直保留当年暂为树立的“青阳庄公墓”字样。几年来,庄一俊的后裔和陈姓乡亲在清明节都有一起来祭扫被苏安乡亲尊称为“庄厝姑”的墓。
庄一俊子庄望槐、庄望楝;孙庄履丰,庄履朋亦皆以德行文章著名。据《青阳庄氏世谱》载,庄旺和苏安陈姓共有两子、八孙、廿二曾孙及其后裔人才辈出,文风鼎盛,仅庄一俊及其子、孙三代中就有两人中举人、三位进士,有“一门祖孙兄弟三进士”的美誉。
直至近代仍有佼佼者,现居住在青阳的仅有庄一道的近千后裔,据查<<青阳科甲肇基庄氏族谱>>及<<虚川公派家谱>>载,其余后裔则分别衍于金门、台湾、香港、澳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地以及省内外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