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夏:泉州古城有一条街巷因他而得名

 庄夏,字子礼,桃源里湖阳(今湖洋镇)人,生于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少年时丧父家贫,跟兄庄晦学习,弱冠精通礼经,入太学就读。淳熙八年(1181)考中进士,出任宁国知县,后调赣州兴国知县。任内重教化,兴学校,清赋税,剔蠹弊,息争讼,剖疑狱,对贫赤户欠税逃亡,则给钱代纳,政声卓著,民均感其德。庆元六年(1200)大旱,皇帝诏令天下言缺失。庄夏上 书向宁宗建议抑制后宫戚里、内省黄门,以提高皇上威望。被召为太常博士,上疏指揭近年朝政“分藩持节,诏墨未干而改除,坐席未温而易地,一人而岁三易节,一岁而郡四易守,民力何由而裕?”嘉定初,以著作佐郎官衔提举江东常平仓。逢灾荒年,开仓赈济,饥民多得救活。后任转运判官,入朝为尚书郎,升迁军器监太府少卿。嘉定六年(1213)出任漳州知州,奏请屯兵大池故寨,增小澳、南岭二寨,制控汀、潮二州,以保地方安固。第二年,根据老虎负子过江的传闻,派人于柳营江急流中勘寻坻石,继而捐资倡建大木桥一座,上盖屋面如长廊,题为“通济桥”(俗名“虎渡桥”,即后来之“江东桥”)。从此,柳营江两岸人民免除了涉江摆渡之劳及翻船复舟的危险。

青山远黛,白云空流。透过繁茂林木,一座清代形制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庄氏家庙。门口立有一方清同治七年(1868年)修祠时所立的“奉宪示禁”碑,昭显着这座家庙的荣耀。

庄夏历仕南宋孝、光、宁三朝,他清正有为,刚毅正直,关注民生,赢得了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广泛认可。《宋史》称其为“有为之才”,《八闽通志》把他列入“名臣”传。

以民为本 深得民望 庄夏7岁丧父,9岁随三兄庄晦在家学习,11岁伯兄遣从李士谦学礼书。他刻苦好学,却因家境贫寒,为了省钱交学费而常忍饥挨饿,他在《课儿说》中回忆“及至参学学之中,早饭率近午,乃常忍饿以矣。”

湖洋溪边的乡村美景

淳熙八年(1181),庄夏中进士,任广东新惠州教授,宋宗庆元五年(1199),改任江西赣州兴国知县。据《赣州府志》记载,在任兴国知县期间,庄夏政声卓著,主要有以下功绩:缓诉讼,平冤狱,对大多数民事诉讼,以调解、教育、劝导、惩戒为主,止息争斗,拒绝接受污蔑、严格执行“反座”的法律;重视教化,亲抓教务工作,每年春、秋两季附加补充辅导,每月的三个“八”日对学员的优劣进行考察和品第,培养了一批出色人才;清理赋税,剔除积弊,他发现有贫民缴不起应交的税,历年拖欠积累到很多,他经过调查核实,对确实困难的以自己应得的“添给钱”为他们一一还清。

永春县湖洋镇玉柱村庄氏家庙群山环绕

“公之为邑,一出至诚,不为表(旌)。一意慈祥,不尚峻急。宽而不弛,严而不苛。简靖平易,优游弦歌。”兴国县士民对他非常感恩,“绘公像,立祠于学,并树功德碑,坚请县尉朱梦龙为止写志、铭刻。”

嘉定六年至七年(1213—1214),庄夏出任漳州知州,史载他为漳州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屯兵设寨,控抑漳州外虞;二是禁卖僧院田产;三是修建漳州通济桥。九龙江位处漳州城东北,两岸峻岭夹持,水流湍急,过往行人主要靠浮桥往来,但浮桥动荡不稳,常有覆舟溺水之险。庄夏深感民众疾苦,便集资在江中垒石为墩,上架木梁,建成全长三千尺的“通济桥”,又名“虎渡桥”(今江东桥),此后百姓渡江免于倾覆之苦,皆感庄夏之德政。

晋江青阳庄氏家庙

庄夏还两度安置流民数十万。嘉定元年(1208),庄夏以著作佐郎官衔提举江东常平仓,逢荒年,开仓赈济,饥民多得救活;嘉定九年,四川川东、川西发生7.5级地震,数十万无家可归的民众流离失所,庄夏紧急奏请将荆州、襄阳、淮东等地大量闲置的可耕织田,借鉴屯田法,按灾民人口分配给他们耕种,以安置流民。

敢言直谏 刚毅清正

庄夏十分关心民间疾苦,时刻以民生为要。庄夏从30岁入仕,到67岁告老还乡,一生都在不停上疏、为民疾呼。

福建教育学院教授杨文新曾发表论文《南宋名臣庄夏事迹述评》提出庄夏主要历史贡献有三:一是敢于进言,刚毅正直;二是富于爱心,关注民生;三是邃于经学,著述丰富。

在兴国知县任上,庄夏因上书言事,于庆元六年(1200)被朝廷召为太常博士。从此开始,他便常常上疏,针砭时弊,对养兵、边防、屯田、治乱等提出诸多建议,深受三朝皇帝器重。

惠安霞张庄氏祠堂

开禧年间,宰相史弥远是权相,广大官员都不敢轻易议论边境和朝廷内部的事情,唯独庄夏不畏权贵,忠于职守,敢于直言。他就南宋后期的国防、军事,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如谏阻开禧二年(1206)伐金,提出“边恤不可妄开”;嘉定十年奏请促战守,反议和改革兵制。

此外他还针对政令经常变动、百姓不堪其烦的现象,犀利地提出“比年分藩持节,诏墨未干而改除,坐席未温而易地,一人而岁三易节,一岁而郡四易守,民力何由裕?”

宋宁宗对庄夏的刚毅正直给予了高度评价:“天生美质,学业逍遥。坚冰志操,历仕三朝。忠言逆耳,书史所标。宗祀繁衍,百世不祧。”

清廉淡泊 至忠至孝 庄夏不仅正直有为,而且十分清廉。他进士及第后,作了一首《登第作》阐明了自己的志向:“但效忠义,罄臣职,答天朝。”在其49岁所作的《课儿说》中:“年至二十七岁,添窃科第。今历仕两任,俸给之外无他利,一毫不敢妄费。食取一荤,衣足蔽体,汝曹之所知也。”则表达了他知足常乐、清廉自持的人生态度。

庄夏返乡后依旧过着简朴的生活,从其告老归田所做《归田作》就可见一斑:“淡泊家常,酒热湛尝,客来时时酌何妨。任他富贵,衣紫腰黄,但请听一曲琴看一卷画焚—炉香。”

庄夏不仅是忠臣,亦是孝子。7岁时,父亲便去世,14岁那年,他将父亲迁到坑原垄涂桥上;32岁那年,又为父亲修坟墓。父母及祖宗的祭祀,他也非常之重视,至今有多篇著作、手记是关于祭祀的。

以茶敬祖,是古代民间追思先人表达敬意最好的方式,既隆重又虔诚。据载,淳熙九年(1182)菊月朔旦(九月初一),庄夏用自己亲手栽种、采摘加工,为数极少的“清雅原”散茶,舍不得品尝而用于祭拜先祖,足见其对先祖的敬意和虔诚。

 

 

永春县湖洋镇玉柱村庄氏家庙内刻着“忠孝廉节”

治学严谨 诗书传家

庄夏学问渊博,深通理学,治学严谨,著述宏富。六十七岁那年,他“表求归爵如旧”,还乡后,专心闭户著书,一生著有《礼记解》《国史大事记》《典故备志》《遗文》等二十卷。

嘉定庚午年间,庄夏欲寻《东观余论》善本传后世,但苦于现有版本存在谬误,在听闻楼钥有手校本后,他几次三番谦逊求之。拿到校本后,他又多方考究,逐字对照《说文解字》,最终在建安漕司初刻本的基础上,以楼钥手校善本补校,同时参校蜀本、金陵汪氏所藏三刘本,集众本之长增删比对,才敢传阅后世,足见其治学之严谨。

庄夏深知良好的家风对一个家族的重要性,他将诗书传家、忠义勤政、廉洁爱民等思想,写于《课儿说》《郡守作》《别仙遊四侄祭祖行》等文章中,以警示后世子孙。

永春县湖洋镇少师府

《课儿说》中庄夏回顾了自己少年求学之苦,教育子孙“吾思汝辈,今日得免饥寒之苦,常知自幸,勉力读书,从师长之训导,听父兄之教诲,朝夕间,无忌耳提面谕。”在他的影响下,后裔科第蝉联,其“三子九孙”同时在朝为官,传为美谈。

明·黄仲昭的《八闽通志》地理卷记载:“锦绣山,旧名鬼岫山,宋侍郎庄夏筑墓山麓,宁宗更今名。”相传宋宁宗为表彰庄夏的功绩,御笔亲题,将庄夏祖父墓葬所在的“鬼岫山”改为“锦绣山”。庄氏后裔以“御墨锦绣”为殊荣,遂改堂号“天水”为“锦绣”。所以,只要看到“锦绣传芳”的门楣,便知道这户人家源出永春桃源庄氏。

嘉定十二年(1219),封永春开国舅,赐紫衣金鱼袋。赐第府城,始自永春徙居泉州,巷子因此而得名“庄府巷”。嘉定十六年(1223),庄夏病逝,获赠少师,葬于南安县学后(今泉州市丰泽区北峰街道招联社区)。

泉州古城“庄府巷”

专家之言

中共永春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永春县政协第十五届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副主任,永春县社科联副主席林联勇:

庄夏在地方当过知县和知州,以体恤民情、勤政爱民著称,他在漳州修筑江东桥免除百姓渡江之苦,其政绩至今仍被当地人民怀念。他入朝为官,恪尽职守,直言敢谏,提出许多关乎国计民生的意见建议。庄夏的品行操守,在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干部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推动全社会道德建设。

人物名片

庄夏(1155-1223),字子礼,南宋永春桃源里湖阳(今湖洋镇)人。庄夏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元老,是宋代福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

人文地理

地理位置 湖洋镇位于永春县东北部,是永春的农业重镇,毗邻德化仙游。镇区距县城23公里,交通便利。镇域面积143平方公里,气候适宜,雨量充沛,下镇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数近5万人。

风 景 湖洋镇依山傍水,坐落着雄浑秀拔的戴云山, 母亲河湖洋溪贯穿整个湖洋,除了风景秀丽的锦绣山及庄氏家庙建筑群外,还有南宋古寺鼎仙岩、唐朝古刹西峰寺、印石山等湖洋十景。湖洋镇具有丰富的森林、水利、矿产等资源,是闽南历史文化名镇、著名侨乡,是永春现代农业示范镇、永春特色农业大镇、省级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中国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区,素有“文化之乡”、“琵琶之乡”、“茶果之乡”美誉。


  嗣后,庄夏至京都任宗正少卿,兼国史东宫官直学士院和太子侍读。这时,河北流民纷纷渡河来京求生。庄夏向皇帝进言,以荆楚两淮多抛耕之田,可以计口授地,贷给屋庐牛具。这样,“吾乘其始至,可以得其欲;彼幸其不死,可以忘其劳,兵民可合,屯田可成,此万世一时也。”又奏言时下兵多闲散,乞下令诸将帅,令老弱自报,可以子弟侄婿身体强壮者顶替,代其名粮。宁宗采纳他的建议,并派他任兵部侍郎。

  史弥远为宰相,朝内官员都不敢言谈边境及宫廷秘密大事,唯独庄夏直言:“西蜀溃卒,宜讨宜招;江淮制阃,宜分宜合;山东忠义,宜刺宜汰。”并请诏令“侍从两省台谏自为议状,与二三大臣类聚以闻”,忤史弥远之意,庄夏言皆不用。即一再上疏引退,朝廷授予宝谟阁待制奉祠,进焕章阁待制。自此,他退归闾里,闭户著书,自号藻斋老人。

  嘉定十二年(1219),封永春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他的祖墓在湖洋鬼岫山,宁宗为其改名锦绣山,并赐建府第于泉州城,始自所居永春蓬莱山迁泉州(故址在今泉州鲤城区庄府巷的市宾馆内,该巷因庄府而得名)。嘉定十六年(1223)卒,赠少师。宁宗为他的像题赞曰:“天生美质,学业逍遥。坚冰志操,历仕三朝。忠言逆耳,书史所标。宗祀繁衍,百世不祧。”夏对经学深有钻研,著有《礼记解》、《国史大事记》、《典故备志》,遗文二十卷。

<<:  护国将军庄罗

>>:  爱国华侨庄材鳅

高级心理咨询师严亚西免费为宗亲提供心理咨询

高级心理咨询师严亚西教授给庄严宗亲留言愿意为提高宗亲心理素质、科技素质和道德素质,遇事往好处想,为...

西汉道家学者严君平

严君平,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名遵(据说原名庄君平,东汉班固著《汉书》,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写为严...

专访旅菲乡贤庄永泉先生

(一)为了未来的母亲们——“女儿国”里的赤子之心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世界各地都举行庆祝活...

严修编写《放足歌》

  清末以来,严范孙热心兴学,对女子教育尤为重视。他在当时反对女子缠足,主张妇女接受新思潮。他曾编...

试论心理美容

试论心理美容 严亚西 一、心理美容是最时髦的话题语:在发达国家,在国内大中城市,心理美容业已悄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