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则栋最引以为豪的是“毛主席叫过我‘庄爷爷’”

毛泽东一生只喊过他“小祖宗”

毛泽东少小离家,很少有机会称呼长辈。有记载的只有一次,就是1959年回家乡韶山,面对“故园三十二年前”,感慨万千。后来在父母墓前深情念叨:“生我者父母,养我者人民”。此外再也很少听他称呼长辈。不过他也称呼一个人小祖宗,那就是中国最杰出的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那是1961年4月在北京举行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当时正值中国的困难年代,毛泽东进行的人民公社、共产风尝试失败,他主动退居二线,心情也有些郁闷。不过,老人家在中南海很关注这次世乒赛,的确这次比赛中国队获得3个冠军,也大大鼓舞了饥饿中的人民。在中国和日本争夺男子团体冠军时,进入了白热化的紧张时刻,有人回忆一些在场的身经百战的将军、部长都躲到休息室里打听比分。毛泽东在家中看电视,他对着这场比赛表现最出色的庄则栋喊:我的小祖宗,你快给我拿下来吧!毛泽东一生只喊过这个比他小将近50岁的年轻人祖宗

自小显露乒乓天才

庄则栋组生在北京,他少年时代就喜爱乒乓球运动,在他后来成为传奇式人物后,社会上风传他学习成绩差,大多不及格,只是乒乓球打得好。但他在北京22中学的老师证实,庄则栋的学习成绩属于中上,根本没有不及格的现象。庄则栋13岁时被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的教练庄正芳相中,从此进入体校。由于他的乒乓球天赋甚好,17岁入选北京市乒乓球队,而且一鸣惊人。他加入专业队几个月,就获得1957年全国比赛混合双打冠军。1959年入选国家青年乒乓球队,同年参加斯堪的纳维亚国际乒乓球比赛,获男子单打冠军,并与同伴一起获男子团体、男子双打冠军。当时欧洲乒坛就对这位中国青年的球技感到惊异。

 但庄则栋的乒乓球技术并非没有争议,原因在于他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一些暂新的技术就是他琢磨出来的,也就是他的独创。乒乓球发展到今天,弹打已经成为主流了。可那个时候庄则栋率先弹打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弹打技术。当时国家队开会就批他,说小庄打球越来越难看了。庄则栋却想,我手里有一个制胜的法宝,为什么丢弃不用?不管你怎么批我,我就是能赢。庄则栋还敢于向传统挑战,他认为技战术不能因循守旧,该创新就要创新,该改变就要改变。他体验到:“不能用静止的观点去看问题。比如挥拍的停止动作,大家都习惯挥到额头前,都这么学这么打。我就研究,为什么要挥到额头前,应该是接触完球就完成一次挥拍动作了,剩下的惯性应该是无效功。所以,我很早就研究出了短挥拍。”这种短挥拍减少了一些多余的动作,是对程式化动作的颠覆,队友们认为他不规范,挥拍动作不完整,但到了比赛的时候,大家都跟不上他的快节奏了。庄则栋成为世界上打球速度最快的运动员。庄则栋至今仍骄傲地回忆:“在1989年我从山西回到北京的时候,国家队正在推广学习弹打,这比我整整晚了25年。运动员必须有创新精神,而这种精神来源于个性。”

独创打遍世界无敌手的两面快攻

庄则栋还选择了当时还没有的近台两面快攻,他统计国家队队员是直拍的天下,直板占了98%,横板只占2%,庄则栋发现,在这些直板中,绝大部分又都是左推右攻,他感到明明两边都可以抽球得分,何必让左边威力大减呢?他认为这是‘半身不遂’。所以,他坚持两面攻。这让对手很不习惯也很棘手。

 1961年4月在北京举行第26届世乒赛,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体育世界单项比赛。当时统治世界乒坛的日本队志在必得,他们不仅想夺回两年前容国团夺取的单打冠军,更要保住团体冠军,而中国队从来没有获得过团体世界冠军。中国队第一个上场的是年轻的庄则栋,日本队是久经沙场的猛将星野。人们担心21岁首次参加世界比赛的小将能否抵挡住战绩骄人的日本老将。这种担忧很快消失了,庄则栋用迅雷不及掩耳的两面快攻打得星野难以招架,很快以2:0拿下首盘,用事实证明日本队并非不可战胜。日本队毕竟是当时老牌冠军,下面几场打得很艰苦,中国队能否获胜还是个疑问。轮到庄则栋第二次出场,面对两次获得世界单打冠军的荻村伊智朗。庄则栋面对强手毫不畏惧,依然用凌厉的左右开弓,打得这位老牌冠军很快败下阵来。荻村伊智朗下场与庄则栋握手时,很礼貌地点头示意,表示佩服庄则栋的球技。这一夜是中国球迷欢乐的一夜,中国乒乓球第一次夺得男子团体冠军。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队拿走了大部分团体冠军,但最激动最值得纪念的还是这个开创性的冠军。庄则栋独得两分不失一分,是中国队表现最优异的。在随后的男子单打比赛中,庄则栋一路闯关、所向披靡,获得26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世界乒坛也承认,中国男队取得了新霸主的地位,而中国队最具实力的是庄则栋。

    在以后几年的日子里,日本以及欧洲的乒乓球队向中国队进行猛烈的冲击,日本更是发誓夺回霸主地位。但以庄则栋领衔的中国乒乓球队岿然不动,在1963年、1965年的世乒赛上,都获得团体冠军和男子单打冠军,男子双打也两次夺冠。尤其让人难忘的是,庄则栋乒坛生涯唯一的克星日本队高桥浩在28届比赛的团体赛中第三次战胜庄则栋,而单打比赛两个冤家又相遇,人们为庄则栋能否闯关捏了一把汗。庄则栋不愧是世界乒坛头把交椅,他以21:15、21:8、21:13直落三局,打得高桥浩彻底缴械。


 

不让球也没有人打得过他

     庄则栋连续三次世界冠军,至今无人超越,但他落下了“被让”的名声。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庄则栋绝不是纸老虎,而是任何选手遇见都要生畏的铁老虎,他是中国乒乓球当之无愧的头把交椅。在当时乒乓球男子选手中,没有一个人能像庄则栋,在连续3届团体赛决战中有如此显赫的战功,也没有一个人像他在3届单打赛中连续淘汰了最强劲的外国选手荻村、木村、高桥浩、绍勒尔。在28届赛后不久的第二届全运会与1966年春的全国赛上,庄则栋在国内真刀真枪的比赛中都独占鳌头。国内比赛不可能让,他的三连冠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老一辈乒乓球运动员庄家富回忆,60年代庄则栋在队内保持过100多场比赛全胜的纪录,庄家富说:“这记录连邓亚萍也达不到。”

周恩来与庄则栋对赛

文革从被打倒到当部长

庄则栋把事业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是中国体育界的骄傲,也是北京体育界的骄傲。但是,1966年的文革,把如日中天的中国乒乓球推向低谷,庄则栋本人也进入了命运多舛的岁月。起初,他做为“贺龙、荣高棠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红人”被批判,后来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投入“牛棚”。70年代初中国乒乓球恢复训练,庄则栋被解放,并参加了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庄则栋以31岁“高龄”为中国男队获得团体冠军再度拼搏,虽然因中断训练数年水平大降,但还是可以稳定军心的主力。在这届比赛中,他和美国乒乓球运动接触,被西方媒体广为报道,日本三大媒体———《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全部是头版头条、通栏标题、图文并茂地报道。事情汇报到毛泽东、周恩来那里,他们运筹帷幄,打开中美两国20多年不相往来的不正常状态,也就是至今仍被人们记住的“小球推动大球”。后来,庄则栋做为团长,率领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受到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接见,这是建国后第一个访问美国的代表团。其后,庄则栋“从政”,在“四人帮”拉拢下,他当了国家体委主任,“四人帮”在倒台前秘密组阁,庄则栋被内定副总理。在任期间他与“四人帮”过往较密,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这也是他一生引以为憾的事情。

庄则栋跟尼克松握手

 

晚年生活悠闲自得

    庄则栋在狱中被审查数年后做了结论,出狱后在山西乒乓球队执教,取得了不俗的业绩。80年代中期回到北京担任少年宫乒乓球教练。他和日本佐佐佐木敦子的婚姻历经坎坷,后来经过邓小平的批示才得以实现。最终佐佐木敦子自愿放弃日本国籍,当中国人,移民北京。他们在北京胡同做了20多年贫贱夫妻,到也自得其乐。男子团体三连冠、男子单打三连冠、国内比赛三连冠、队内比赛三连冠,这个奇迹至今无人复制,当谈起这个纪录的时候,后来的邓亚萍、王涛都吐舌头。北京运动员庄则栋为中国乒乓球事业所做的贡献,已经无需用任何其它方式来证明。庄则栋六七十年代的知名度相当于今天的姚明、刘翔,某种程度甚至要超过他们,因为那时名人远远没有今天多,更何况他当团长访问美国开创了历史。看到他目前的博客点击率不是太高,深感年轻人知道他的不是很多了,但他的功绩已经载入史册。庄则栋和很多老运动员一样,没赶上好时候,拿了那么多冠军却没有挣上多少钱。尽管他经营了乒乓球俱乐部,也难以同当今冠军的收入相比。

    前不久,有位记者在胡同里憋了他半天,见到庄则栋提出采访,庄则栋拿出一本书,是他自己写的《邓小平批准我们结婚》,对记者说:“回去看这本书,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不需要采访。”庄则栋找出软笔给这位记者签赠,然后告诉记者:“这书不送的,要收费。书的定价35.8元,你给我30元。我这字,在外面卖都是两万一幅,你值了。”他又很自豪地对记者说,“运动员里面,有几个能写出这么一手好字。”这位记者感到他的业绩造就了“牛人庄则栋”,没什么不对。至今庄则栋最引以为豪的是“毛主席叫过我‘庄爷爷’”。

当年,毛泽东关注庄则栋的比赛

<<:  庄则栋书法习作展新闻报道

>>:  北京电视台:庄则栋书法中的人生感悟

紫金严氏宗亲赴揭西上砂参加“法祖家庙重光庆典”纪念活动

2007年12月16日,紫金县严氏100多位宗亲代表赴揭西市上砂镇参加“法祖家庙重光庆典”纪念活动...

天水郡严氏宗谱

谱名: 天水郡严氏宗谱 责任者: 纂修 (清) 严肃 版本: 木活字本 出版地: 怀宁 出版者: ...

严嵩:评价迥然的历史名人

严嵩:评价迥然的历史名人    2007年03月10日深圳商报 在分宜还有一位历史名人,一位官阶最...

2011年度《莊嚴優秀子弟獎勵金》

  為獎掖後進,表揚優秀,鼓勵勤奮向學,以求品學兼優,理事會議決訂於即日起接受2011年度《莊嚴優...

“去哪儿”庄辰超:技术天才与流量大师

11月1日晚上,去哪儿将在纳斯达克上市。从2008年到现在,创业邦一路记录了去哪儿的成长历程。从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