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得之《大道与自然》

 


  《庄子》中讲了许多寓言故事,于丹教授认为,这些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其中的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事情与事情之间的比较,没有单纯的技巧高下之分,而只有境界优劣之辨,那么这种境界的标准就取自于“大道合乎自然”。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天地大道呢?于丹教授认为,大道无非是一种规则,每一个人年龄不同、境遇不同、学养不同、出身不同,每一个人走过的历练不同、沧桑各异,所以每个人贴合大道之法,只有你自己的,而不能去看别人。庄子最终要提醒人的,是叫做“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谓之倒置之民”。一个人如果把自己迷失在物质世界中,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性情流失在世俗之中,那么这个人就彻底找不到自己内心真正的价值与力量。当我们为了一个辉煌的目标,或者为了一个诱惑的物质利益,一头扎进去,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没有退路了。在这个时候,我们才想到,来的时候为什么凭着一种激情,凭着一个目标的吸引,而忘记给自己的退路做一点记号呢?其实这就是我们在大千世界中真正的迷失。

  那么人怎么样不丧失?怎么样才能不迷惑?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有限的流光真正进入不废大道的自然呢?庄子的看法认为这个世界返璞归真,也就是说要把外在提倡的道德先都少一点。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认为世间所有的道理法规,都应该是人们心中最自然的本真,而用不着任何外在的形式,而代表儒家的孔子却告诉我们,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于丹教授认为,儒道相生相济,孕育中国人格,儒家教给我们在世间的进入,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在土地上扎根,道家教我们在世间的出世,也就是说人格的超越,让我们在天空上有飞翔的翅膀。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有限的生命,真正进入庄子所说的自然的大道之中呢?庄子说,虚无恬淡,乃何天德。一个人自己的行为做到虚无恬淡了,让心静下来,不慌乱,这就合乎天德。于丹教授认为,无论是西方的哲言,还是东方的智人,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生命有限,流光苦短,而在天地之间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或儒或道合乎自然大法,最终每一个生命的成全就是这一句话,每一个人的生命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进入视频:http://tansuo.cntv.cn/zhuangzixinde/classpage/video/20100407/100644.shtml

<<:  庄子道出人生最高境界

>>:  侧看庄子:古老阅读的现代体验

华南庄氏上古世系

前言 据华南庄氏谱所载:庄森公字文盛,行一郎,原籍河南中州固始县人。公生于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

徵士庄君新樵家傅

徵 士 庄 君 新 樵 家 傅 君讳庚如字星桥一字新樵原籍河南荣阳草桥漆园里始祖镒元末官姑苏左军都...

孔府塾师庄翰林

  明清两代,在莒南县大店镇崛起了一座庞大的地主庄园——庄氏庄园。庄氏庄园世代以耕读兴家,历经40...

北京银行行长严晓燕:经济危机考验银行治理机制和经营模式

凤凰网财经讯 2010年11月10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经济治...

中国第一位大和尚---严佛调

严佛调 (公元117-197?) 临淮考城(今江苏盱眙铁山寺)人 中国汉人出家第一人 严佛调,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