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的史学价值(五)

   


  以上考春秋以降历史人物共一百二十一条,仅四条违悖史实。其余:史据较为确凿者二十四条,史据不足,但前后一贯者五十七条,这两类凡八十一条,均属可信的;而史据不足,但均属可能者三十六条。

  从这个统计的结果看,《庄子》中所及历史人物(包括重言人物,也包括寓言人物)的相互关系,即人物的行辈、姓字、国籍、身份、行踪等形式方面的杠廊,十之八九是可靠的。因此,无论考“三言”的实际含义,还是考其所记历史人物,都十足地证明:《庄子》的作者是造伪无意而取信有心,对《庄子》的怀疑是缺乏根据的。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真理的认识,勿为前贤的思想所束缚,这是对的,但从史料学的角度看,尽信和不信都不是辩证态度。如何运用史料,由虚妄中见真实,由真实中见虚妄,这可以说是考据学的不二法门。一部考据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由虚妄变真实,由真实变虚妄的云伪存真的历史。

  从理论上说,即使象《列子》这样的伪书,也必定有它的史料价值,这全看怎样取舍。对《庄子》的研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庄子》寓言,可称之为史料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又可惜。确实,要怀疑《庄子》寓言皆妄,这比反过来证明它有可信的方面,实在是省力得多。

  唐陆德明《释文序录》说《庄子》“言多诡诞”,史迁《庄子传》则说庄子“著作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弦外之音,大概是告诫世人,不可轻信《庄子》,尽管史迁自己也不免有老子活了二百岁这样荒唐的记载。史迁《庄子传》又说:“《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这就近旨责庄周为大杜撰家了。当然,《庄子》的确不乏“子虚先生”、“无是公”,如“天根游于殷阳”一类便是,但这可作一种文学性的变体看,庄子发明寓言的初衷,无非是要使人相信,以避“老王卖瓜”之嫌,因此,其历史人物越真实,才越合庄子的本意。可惜世人偏偏不中庄子的圈套;特点有史迁以降,历代文人学者无人敢尽信《庄子》,直到古史辩学派的黄方刚,才重新认识《庄子》书的史料学价值。

  从研究道家文化的角度看,对《庄子》书特别是《庄子》寓言的材料辩证。的确是无比重要的。《庄子》是关于道家文化最古、丰富、最完整的资料,考证道家源流,必以《庄子》为门径,而考证《庄子》中的道家人物,又必以对“三言”的辩证为支点。当然,笔者对《庄子》历史人物一百二十一条的考据,未必精当,但是要证明《庄子》的史料学价值,为本书以下的考据建立一个支点,大约是可以的。

淳安严氏族谱来源

...

严姓溯源,富春流芳”“富春高第”

严姓名人,文有文采,武有武略。其中文士多以清高和孝行见著于史,如西汉有一心闭门读《老子》的严遵,东汉有隐士严光。武将有三国时严颜、唐时严武等。 严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7位。2007年,中国严姓...

严姓出自哪里?姓严的祖先是谁

据《姓氏考略》所载,严姓郡望主要有三个:天水郡:汉天水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冯翊郡...

严姓起源

严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其人口占中国的0.3%左右,人口数目排名在100名上下。 起源 源自芈姓,春秋时期的楚国的第六位国君楚庄王,其后代以谥为姓,始有庄姓。东汉时因为汉明帝的名为“刘庄”,一些庄姓的人...

严姓的来历和源流

源于庄姓 庄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23位。庄姓的源流主要是源出于芈姓和子姓。源出芈姓,为楚庄王之后。源出子姓,为宋戴公之后。 而到了东汉时期,由于东汉皇帝汉明帝名叫刘庄,为了避汉明帝刘庄的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