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庄子》研究(二)

司马迁司马迁《史记》中有一篇《老子韩非列传》,实际是老子、庄子、申不害、韩非四位思想家合传。其中,《庄子列传》是庄子身后第一篇比较系统的庄子传,反映了司马迁对庄子的研究成果。它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对庄子思想作了一个扼要判断,一是指出了庄子的学术渊源。《庄子列传》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义》、《盗跖》、《?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要亦归之自然”,是《庄子》思想核心。“归于老子之言……明老子之术”是说庄子思想来自老子,是老子思想的发展。《淮南子》只是“老庄”联称,司马迁则进一步具体指出,庄出于老,“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这是对庄子思想渊源,对庄子、老子关系的第一次明确论断。在《庄子》学发展中,司马迁这一论断,是重要里程碑之一。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崇尚道家的学者,司马迁的庄子研究想必受到过司马谈的影响,和《淮南子》也当有一些关系。《汉书·淮南王传》说,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撰著《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汉武帝时,“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内书》,即《淮南子》。“爱秘之”,则是不予公开流传,而收藏于皇家石室金匮之中。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司马迁为太史令后,曾“?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由此推断,司马迁当读过《淮南子》。若是这样的话,则司马迁关于庄子思想“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的论断,以庄子与老子合传的构思,可能都受到过《淮南子》“老庄”联称的启发,是对《淮南子》研究成果的一次重大推进。

<<:  汉代的《庄子》研究(三)

>>:  汉代的《庄子》研究(一)

2011年雪隆莊嚴同宗會 優秀子弟獎勵金得獎名單

雪隆莊嚴同宗會《2011年莊嚴優秀子弟獎勵金》得獎者名單出爐! 文教組經過一番審核之後,鑑定所設之...

高雄市庄氏宗亲会召开新会馆筹建委员会等会议

高雄市庄氏宗亲会召开新会馆筹建委员会等会议 高雄市庄氏宗亲会将在2007年8月12日上午在高雄市金...

严济慈谈谈读书

严济慈谈谈读书 严济慈读书主要靠自己。读书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听——看——用的发展...

第七届庄严宗亲恳亲大会踩街活动一

组委会安排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 恳亲会迎宾团队 香港庄严宗亲总会 ...

雪隆庄严同宗会创办人之一:庄绍荣

紹榮宗長是我們德高望重的宗長,在聯繫及組織莊嚴宗親立下典範,讓世界莊嚴宗親串連起來,宗長的仁風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