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庄子》研究(二)

司马迁司马迁《史记》中有一篇《老子韩非列传》,实际是老子、庄子、申不害、韩非四位思想家合传。其中,《庄子列传》是庄子身后第一篇比较系统的庄子传,反映了司马迁对庄子的研究成果。它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对庄子思想作了一个扼要判断,一是指出了庄子的学术渊源。《庄子列传》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义》、《盗跖》、《?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要亦归之自然”,是《庄子》思想核心。“归于老子之言……明老子之术”是说庄子思想来自老子,是老子思想的发展。《淮南子》只是“老庄”联称,司马迁则进一步具体指出,庄出于老,“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这是对庄子思想渊源,对庄子、老子关系的第一次明确论断。在《庄子》学发展中,司马迁这一论断,是重要里程碑之一。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崇尚道家的学者,司马迁的庄子研究想必受到过司马谈的影响,和《淮南子》也当有一些关系。《汉书·淮南王传》说,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撰著《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汉武帝时,“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内书》,即《淮南子》。“爱秘之”,则是不予公开流传,而收藏于皇家石室金匮之中。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司马迁为太史令后,曾“?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由此推断,司马迁当读过《淮南子》。若是这样的话,则司马迁关于庄子思想“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的论断,以庄子与老子合传的构思,可能都受到过《淮南子》“老庄”联称的启发,是对《淮南子》研究成果的一次重大推进。

<<:  汉代的《庄子》研究(三)

>>:  汉代的《庄子》研究(一)

宗亲资讯    

第一届会长暨理监事就职典礼─庄正全秘书长感谢词

台湾庄严宗亲总会创会成立 第一届会长暨理监事就职典礼 ─庄正全秘书长感谢词─ 各位贵宾、各位宗长、...

冯友兰——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

第七届庄严宗亲恳亲大会踩街活动三

垂祥会长和炎林宗长以及理事长建裕宗长走在第一排 走在前排的热心宗亲 宗亲迎宾队伍 泰国宗亲总会成员...

庄则栋的“家谱”

  我国一代乒乓名将庄则栋去世已有半年之久,在他去世后的半年里,社会上流传的各种有关庄则栋&ldq...

庄氏庄园出土始祖墓碑

庄氏庄园出土始祖墓碑在地下沉睡半个多世纪的始祖墓碑于近日在庄氏庄园出土,碑文如下(竖排、繁体): ...